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华人移民归属感淡薄找到同族找不到家 /

华人移民归属感淡薄找到同族找不到家

我面前放着加拿大统计局不久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里面谈到了“加拿大人的归属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加拿大人具有很强的社区归属感。

2000-2001年的调查数据表明,只有58%的加拿大人有归属感,2005年的调查中,这一数字上涨到了64%。以下为各地区的相关数据记录:79%的纽芬兰省民有深深的社区归属感,而在那些人口稠密的大都市,如多伦多,只有59%的居民找到这种归属感。很多魁北克人称,走出魁省,在加拿大的任何地方都感到自己与周围格格不入。

多伦多华人移民归属感极低

前面提到,与加国其它省市相比,多伦多仅有59.1%的居民有社区归属感,究其原因是新移民比例太高。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报告称,44%的多伦多居民出生于加拿大之外的国家,这使多伦多在全球各大都会中,成为非本国出生市民人数次多的城市。

大多伦多地区在2001年拥有470万居民,多达90个不同族裔,其中约200万属移民;1997-2001年间,外来移民主要来自中国 (4,5901人 )、印度 (2,5560人)及巴基斯坦 (1,7495 人),这使得多伦多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元文化国际大都会。

新移民比例这么高,社区居民在该区居住时间比较短,先天上来说,对社区的感情比较淡薄。而新移民语言障碍、就业困难等因素对建立归属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即使找到了工作,大部分华裔居民工作时间过长,以至无法抽出时间关心邻居与社区事务,这也是社区归属感淡薄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然工作勤奋是华裔的优点,但让工作在自己生活中占了太高比例,人的生活就容易失去平衡。

人如果对自己的社区失去归属感,内心就会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社会压力增大,从而对身心都造成极大伤害。

如何来度量这种归属感呢?

哈佛大学Robert Putnam将这种社区归属感称作“社会资本”,它是一种无形资本,是居民对邻居的关心和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是人们建立起来的互惠互利、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网。Putnam还列举了大量事例证明这种社会资本发挥的神奇功效。那些积极与周围人群建立良好互信关系的人往往更能充分发展其个性,从心理上变得更宽容,不再愤世嫉俗。

如果问我如何衡量这种归属感,那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我只知道,在大雪天里帮邻居铲掉他们门前的积雪,那种感觉很不错,我不要求回报,但邻居一定会以其它方式向你表示感谢、友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zt930)

欲查看原文及其他网友的评论,可点击以下链接:
http://www.51.ca/bbs/showthread.php?s=&threadid=93152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