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学生高中选课就是通往成功的导航仪 /

学生高中选课就是通往成功的导航仪

为什么我们需要地图?为什么我们使用导航仪?这好像是多么愚蠢的问题。太明显了,地图和导航仪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达到我们的目的地。有时我们需要选择最短的路线,有时我们需要选择有美丽风景的路线,有高速公路,有乡村小路,弯弯曲曲,错综复杂,地图或者导航仪辅助我们,所以我们不会迷路。同样的道理,在孩子的教育道路上,我们也需要导航仪。其中高中选课便是众多辅助孩子通往成功的导航仪之一。

升高中是孩子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九年级所选的课程对他们接下来的几年和高中毕业以后可以学些什么有很大影响。课程种类很多,有些进专科学院,有些升大学,有些只可以读学徒课程或直接出来工作。

家长能怎样协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课程?

首先得了解安省中学毕业的条件。很有必要看看学校发的有关课程的资料,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咨询会和开放日活动。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对他们的兴趣,能力和将来的目标作出选择。

高中是学分制,每一学年是由九月至六月。公立学校大多采用学期制,每学年分2个学期,九月至一月为上学期, 二月至六月为下学期,一学期4门课,一门课一个学分。上下学期会念不同科目。某些私校采用学年制则全年修读8门科目,但无论是学期制或学年制学生同样可修完相同科目。30个学分就可以高中毕业。

这三十个学分中,十八个是必修学分:
英文 4学分,数学 3学分,科学2学分,地理1学分,历史1学分,艺术1学分,
体育1学分,法语 1学分,公民教育 0.5学分,生涯规划 0.5学分
1 学分 在英文,第三语言,人文科学,历史/地理科目中选一门
1 学分 在体育,艺术,商业科目中选一门
1 学分 在现代工艺,生物,化学,物理科目中选一门

学生在九,十年级时,上的大都是必修课。

三十个学分中,十二个是选修学分,为将来升学就业作准备。因此学生进入十一年级后,就需要根据志向选科,为将来作出打算。

其次,得了解各种课程将来的出路是什么?

大学不用考,用12年级6门课的成绩去申请大学。比如理科一般要12年级的这些课:英文,代数,微积分,统计,化学,物理,生物,艺术。。。中选6门,根据大学和学科的要求。所以说高中选课就成为通往成功的导航仪。

数学选课的技巧

12年级升大学的数学科目有3科,

高等函数MHF4U
微积分及矢量学MCV4U
统计学MDM4U

通常大学选择读理工科及商科的学生需要2门数学: 1微积分及矢量学, 2. 高等函数作为录取条件。所以许多优秀学生一般选择这2门,而不选统计学。其实高中的统计学是一门非常重要而且有用的科目。大学第一年读理工科及商科的学生都会必修大学统计学。如果没有高中统计学的基础,许多学生在上大学统计学时会因为基础的薄弱受阻。因此我建议学生选择这3门数学课。可是如果12年级选择3门数学课,加上3门科学课,一门英文课,学生压力会很大。因此数学选课的技巧就在于分流。

因为绝大多数公校是学期制,因此10年级上学期选10年级数学,10年级下学期就可以选11年级数学,到11年级就可以选12年级高等函数。这样到12年级就剩下2门数学。12年级上学期选统计学,12年级下学期选微积分及矢量学。另外一种安排也可以11年级上学期选12年级高等函数,11年级下学期选微积分及矢量学,这样到12年级就只需要选统计学。其他的精力放在3门科学(生物,化学,物理)课上。总之,把12年级的3门数学课分流到11年级,减轻12年级的压力,保持精力是成功的一个策略。同时这种选课方式又保证每学期都有数学课,不会因为其中断掉数学课而需要时间重新温习过去学过的知识。一举两得。但如果是学年制的学校就没有这种优势啦。

我的许多学生都采用这种方式,反应都不错。我女儿也是在11年级修完12年级的高等函数和微积分及矢量学,现在在12年级数学只修统计学,只需要每学期选3门课,有一门空休课用来做功课,可以保持精力,减少压力。

选课是门艺术,技巧层出不穷,因人而异。也是令学生和家长非常头痛的问题。不能用一个格式来硬套。我的这些经历只是希望给大家一个借鉴。

选课这个话题范围也不小,比如孩子年幼时,不够成熟。多半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或选对自己相对比较容易的科目,而不会把眼光放到几年后上大学需要的科目上。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又比如,孩子的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到12年级有了方向却发现过去选的课不能支持现在的选择,需要重新安排但却不够时间,除非再重读一年,等等。这是我的邮件:[email protected] 希望关心教育的父母就你关心的话题大家一起探讨。

北美著名诗人罗伯特。佛斯塔(Robert Frost 1874-1963)的作品“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是我最欣赏的一首诗。诗词的大意是:我不可能选择在密林深处的2条路上同时行走,我长久的站在2条路口上远远的眺望。一条似乎有众人留下足迹,而另一条也许更适合于我……密林深处的2条路,我最终选择了一条少数人会选择的路,正是因为这个选择,才使我的人生与众不同。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不走或者少走弯路,我们常常担心孩子的选择是不是不够成熟。我们怕犯错误。那是因为我们太爱自己的孩子,有时爱却成了孩子的负担。其实每种选择都有它的利弊,让孩子去选择属于他们的路吧,这样孩子的人生也会与众不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