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昔日的自杀磁铁:布鲁沃高架桥传奇 /

昔日的自杀磁铁:布鲁沃高架桥传奇

(51周报) 经常去市中心的人对布鲁沃(Bloor)大街横跨DVP的“布鲁沃高架桥”一定不会陌生。这座雄伟的大桥跨度490米,距离谷底最高处有40米,是多伦多的10大地标建筑之一。每次俯瞰下方的当河河谷 (Don River Valley)与Don Valley Parkway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潮,都别有一番特殊的感受。这座交通枢纽另一个有名之处,则跟富士康一样,因自杀而得名,一度有“自杀磁铁”(suicide magnet)之名。

布鲁沃高架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它的历史要从本市重要的当河(Don River)说起。当河是旧多伦多市的东边界,在本市建市初期是重要的水源,同时也是市民游乐的胜地,但是随着随着城市一步步的发展、扩张,在20世纪初期,它却成为一道天然的阻拦。这个时候,建一条横跨当河的铁路、公路综合大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橫跨Don River的布魯沃高架橋

虽然民间呼吁建桥的声音很高,但是人们关于如何建桥的争议竟延续了数年,内容无非是在哪里建、如何建,其火热不亚于今年早些时候本市的“建地铁或街车争议”。同时,由于耗资巨大,市府按照民主程序,在1910年到1913年举行了两次市民听证会。市府一开始准备了个简单、经济的方案,在多伦多的布鲁沃街(Bloor Street)和东约克(于1998年并入多伦多)的Danforth之间建一个直桥,但是立刻遭到市民否决,原因是会破坏当河地区的风景——毕竟那个时代的多伦多人对这条河的感情太深了!

1915年,布魯沃高架橋工程起步

举行多次听证会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工程成本一再上涨,1910年时估价75.9万元,至1913年时已涨至250万元(折合今天的3340万元)。看来,加拿大的政府项目成本超支是自古有之,不同的是今天政府总是在项目已经展开后才通知超支,这个时候纳税人连反悔都不成,只能照单支付。

1912年6月,市政府采纳了另一项“梯田形”的方案:先将布鲁沃街从Sherbourne街往东南延伸到Parliament街,然后从“玫瑰谷”(Rosedale Ravine)斜向穿过当河。这个方案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经过公投最终以9236票赞同、仅59票反对而通过。

1916年的建筑現場

1915年,布鲁沃高架桥正式开工,至1918年10月18日正式通车。市府决定以当时英国王储、威尔士亲王爱德华(即后来“不要江山要美人”的英王爱德华八世,也是现任女王的伯父)命名,将这座桥称为“爱德华王子高架桥”。不过,民间还是习惯将它称为布鲁沃高架桥,或者就简称“高架桥”(The Viaduct)。

布鲁沃高架桥的落成对多伦多影响巨大,推动了当河谷东岸地区的经济,给多伦多更大的发展空间。在1950年代本市建立了地铁系统后,1966年市府又在高架桥的公路桥下二层架设地铁线路,令东区的市民得以乘坐地铁进入市中心。

1920年的布魯沃高架橋,和桥上的人对照可以看到当时的护栏有多么矮。

不过,令布鲁沃高架桥的设计者们想不到的是,这个横贯东西的交通枢纽竟然吸引了很多自杀者在这里结束他们的生命。众所周知,旧金山的金门大桥是世界着名的自杀者“乐园”,而布鲁沃高架桥也曾因其近500名自杀者而名列世界第二。由于大桥的设计者从来没有考虑过防范自杀的问题,所以桥的防护性确实差了一些,只要轻轻一翻就能越过低矮的栏杆跳下去。1997年安省精神分裂症协会的报告指出,平均每22天就有一人从这里跳下。一具具从高空飞落的人体不仅让布鲁沃高架桥获得了“自杀磁铁”的恶名,也对DVP的交通构成很大威胁。

2003年,市政府在高架橋上安裝了防自殺鋼網

在市民的强烈要求下,进入21世纪之后,市府下决心根除高架桥上的自杀问题,并为此整整讨论了三年。最终,市府采用了滑铁卢大学的教授Dereck Revington的“防自杀网”(Luminous Veil)方案,耗资550万将整个大桥用9000根5米长钢缆“包裹”起来,钢缆间距12.7厘米,任何人也钻不过去。自2003年这一工程竣工之后,终于再也没有发生过自杀事件。

更多老照片:

1915年,從河谷遠眺熱火朝天建筑工地

1915年,建橋工人正往河里打地基

1916年的建筑現場

1916年的建筑現場

1916年冬的建筑現場。冬季河流封凍,是個建橋的好時節。

1917年,大橋初步成型

1917年從Rosedale一側的高架橋橋面

1918年,建橋工人正在鋪設路面

1918年,铺设铁轨

1918年,剛剛建成通車的布魯沃高架橋

1920年,從Don River河畔遠眺高架橋

從橋面上看防自殺鋼網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