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当年美国猪肉是如何侵占多伦多市场的 /

当年美国猪肉是如何侵占多伦多市场的

这两个星期以来,猪肉涨价成了本地许多家庭主妇的热门话题。由于美国大量生猪感染了流行性腹泻而死亡,令全北美猪肉供应陷入紧张。多伦多这里的猪肉价格也因此节节攀升,半年约上涨30%。看到这里,一些老一辈的多伦多人不由叹一口气:曾号称“猪城”(Hog Town)的多伦多,猪肉价格竟也要看美国那里的脸色了!

多伦多号称“猪城”,顾名思义曾是一个生产猪肉的城市。这个名字源于19世纪本市最大的猪肉加工场──威廉戴维斯肉联厂(William Davies Company)。

威廉戴维斯肉联厂于1850年代由英国移民戴维斯创立,最初只是圣劳伦斯市场旁边的一个猪圈。得益于当时多伦多的人口扩张、肉类需求上升,这个移民办的小厂迅速扎稳了脚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威廉戴维斯肉联厂经过了多次扩充,建立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工业链,雄霸整个南安省的肉类市场,甚至将产品出口到了英国,每年达几百万磅之多。多伦多和周边的市民也因著近水楼台的便利,常年享受著价格便宜,而且口味还好的威廉戴维斯牌猪肉。

一战时期,由于欧洲的农业生产体系被战火破坏,威廉戴维斯肉联厂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再次扩充了规模。谁料好景不长,战争结束后没有几年全球猪肉价格就大幅下滑,而威廉戴维斯肉联厂尝到了急于扩张的苦果,于1927年倒闭,被“加拿大包装食品厂”(Canada Packers)并购。这个厂今天也已经不存在了,1991年的时候被并购,而它的继承人则是今天赫赫有名的枫叶食品厂(Maple Leaf Foods)──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虽然威廉戴维斯肉联厂不存在了,但是“加拿大包装食品厂”成功地撑起了多伦多的肉类市场。在1940年代,市西、市北都有该厂下属的大型生猪养殖场,继续为多伦多市民提供著物美价廉的猪肉。

二战之后,由于市区扩张,多伦多周边的养殖场纷纷被拆除,再加上人口膨胀,本地的猪肉生产量渐渐难以满足需要。于是,政府开放了市场,让美国猪肉进来。在1950年代,北美的交通运输系统已经很完善,美国的猪肉运到加拿大的成本很低,又没有高关税的钳制,很快就形成了倾销的局面,打压了本地的养殖业。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在超市里见到的猪肉几乎都是产自于美国,就连本地生产的肉制品,其原料也是来源于美国。“猪城”多伦多曾经引以为傲的物美价廉的猪肉,也只有在老照片里才能见到了。

1908年威廉戴維斯肉联厂下属的一家零售店

1910年,一家肉店的陳列台,注意一下当时肉品的价格是多么便宜。

1910年代一家威廉戴維斯肉联厂的店鋪

1911年威廉戴維斯肉联厂設在圣劳伦斯市场里的门市部

1915年本市的一家屠宰場

1915年本市一家屠宰場的內部

1920年代多倫多的一家肉鋪

1920年代路边的一家肉鋪

1920年代威廉戴維斯肉联厂里的生豬

1920年代运送鲸鱼肉的貨車

1930年代圣克萊尔大街附近的养殖場

1956年一家Dominion超市里的猪肉仓库

1960年代本地一家超市的职员在加工肉排

1970年代圣劳伦斯市場里的一家肉鋪

1980年代圣劳伦斯市场的肉鋪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