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上海人:伦敦那么差 为啥我还要来? /

上海人:伦敦那么差 为啥我还要来?

一位在伦敦的上海人给《上海观察》写信感叹,不离开上海,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不经历过伦敦,不知道自己原来已被上海宠坏,把太多的东西看作理所当然。

之前,在英国旅游的作家六六说“千万不要来伦敦”,称“这城市又脏又破又没规划,人挤到爆!交通一塌糊涂地铁没空调!今天正赶上抗议以色列的游行,一堆人乌泱泱堆那又吼又叫,各处道路都为他们封上,去哪都绕。”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于六六的吐槽,我是再理解不过了。说啥大英帝国落日余晖,说啥英伦风范贵族情调,就过日子而言,上海人怎么能住得惯伦敦呢!

吃:4.5镑一个生煎

最简单的,在伦敦,找得到宾利车,却吃不到上海的生煎馒头。唯一提供生煎馒头的饭店,须提前一天预订,价格是4.5英镑一只。你没听错,四十五块钱人民币一只。而且,这钱花得真冤枉,生煎馒头底不焦不脆,汤汁寥寥。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上海人在伦敦最想念的首推上海的各种吃食,以及获得各种便利。伦敦的餐馆,少数好吃,但是奇贵;绝大多数,又贵又难吃。所谓的中国城,偶尔嘴馋吃顿下午茶可以,一顿饭人均30镑,普通白领谁舍得一天到晚在外吃?

那么,当地人怎么解决吃饭问题?上班族通常从超市里买一盒半成品回来微波炉加热,或弄个冰的三明治或者一个冷冻披萨(是的,无论寒暑都吃冰的)。这样吃一顿两顿没问题,长此以往,上海人的胃哪能吃得消?

英国没有菜场,只有少部分社区能找得到偶尔摆出的蔬果摊。没有绿叶菜怎么办,我只好狂买超市里的袋装绿叶菜沙拉,搞得同事笑我:“森林里的叶子都被你吃光了,你属长颈鹿吗?”

住:房不“正气”还贵

住,是另一大问题。抱怨上海房价贵吧,那欢迎来伦敦。我之前住的一大开间带厨房及卫生间总共才20几平米。房子不光旧,老鼠在底下管道边窜来窜去,只因地段实在市中心,叫价300磅一周。是的,伦敦的房租都是按周算的。房东最近重新装修了一下,价格提到了1400磅一个月,还不包水电。

伦敦两区、三区,相当于虹口、杨浦或普陀位置,两室或三室户内一间不足十平的房间,外面看还行,里面实在陈旧。就这个条件,没有低于750磅一个月的。若要离地铁站近、光线良好、崭新干净,合租880镑、独门独户1500磅以上。

我的一个朋友来伦敦读牙科医学博士,暂时找了个住地。同住那栋小楼的其他中国人都说她,“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虽然远了点,可是你住着最大的这一间,租金还不到400磅”。她只能叹口气:“在上海,我一个人住100多平米啊!走路去医院只要五分钟。”

不租房,买?如果你5年前趁着金融危机抄了底,祝贺你。我一个在投行的朋友,4年前在Bank金融城附近花37万英镑买了两居室的公寓,现在50万大概也买不到了。

市中心和西区的老牌贵区早就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范围。我的同事凯特,家境殷实,靠父母的资助才在诺丁山靠近肯辛顿宫、海德公园附近买了一个一室户的小公寓,5年前要40多万英镑,至今已涨了40%。

价高还不算,最要命的是伦敦老房子格局奇怪,用上海话说,不“正气”。很多老建筑改建后隔成几套公寓,有的房间长是宽的四倍,有的房间中间凸出了一个废弃的火炉口,有的房间因为本来是独栋大楼的顶楼隔层,不是这里多一个斜角就是那里多一块凸出,上海人是看不惯的。

也有人会说,人家伦敦买房子,可不只给70年,就连土地和地下挖出黄金来都算你的!这种说法只限于那些独栋小屋,好一点地段的独栋小屋,两层或三层,一百平米左右的,没有100多万英镑谈也不要谈。

问题是,买得起房子,普通人住得起吗?花园绿草疯长,你自己修剪吃得消吗?自己的房子是没人管你维修的,那些独栋小屋基本上都有七八十年甚至百年历史,屋顶漏了、管道堵了、天花板渗水了、热水器坏了,全都要你自己来搞,你不头痛吗?更何况,这些维护修理,都要大把的票子!

行:全世界最贵的地铁票

还有行。我想念上海永不停息的公共交通。伦敦的地铁,今天罢工,明天维修,不是这里信号系统出问题了,就是哪里车下面又发现一个人。每到周末必定有部分线路检修,要有哪个周末伦敦地铁全线贯通那简直是惊喜。后来想想这是全世界最早的地铁,100多岁了,也就心平了。

但我依然认为,收着全世界最贵的交通费(单程一次折合人民币30到50元不等),却不能提供相配的便捷服务,是说不过去的。上海地铁站里几乎无处不在的自动扶梯在伦敦是看不到的,只是苦了大箱小包的旅行者。坐公交车吧,离市中心稍远一些的地方,周末或晚上,一等就是半小时。

说到伦敦的脏,我是已经习惯了。牛津街及其附近,烟蒂杂物所处可见,市中心的房子没几天室内就积下一层灰。

但伦敦人无所谓,他们是最没有洁癖的人。上街沿、楼梯上,公共场所,年轻人一屁股就这么坐下。随便到什么地方,包和东西就往地下随意一扔,摸过键盘、钱包的手,转眼就直接抓三明治吃,人家从小就这样生活,也没见得什么病。

为什么还要来伦敦

既然如此,人们还蜂拥前往伦敦?

伦敦有机会。要不是当年去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我不会获得后来去日内瓦世卫组织实习的机会。那儿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但“伦敦帮”似乎有着超出一般的话语权。无法否认,伦敦有一些东西,如果可以比喻成“货币”的话,这类“货币”在全世界各地被广泛认可,英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伦敦有见识。2 亿多人民币的鸡缸杯,在英国的博物馆里根本不当稀奇货,直接在底楼的那个小型中国馆里放着,可以贴到鼻子跟前看。免费参观的国家美术馆里,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诸多名作真迹。每年夏天的BBC夏季音乐节,世界级大家云集。绝大多数欧美电影,伦敦一定是最先上映的城市;几乎所有的一线大牌的所有最新最经典的款式,伦敦都能买到。伦敦长大的人,因为从小看到的好东西多,有艺术鉴赏力,免于暴富心态。

伦敦人不只顾眼前。尽管连锁商业泛滥,但伦敦人特别支持那种独立小店。我有一个朋友,特别喜欢某个品牌,以至于经常买正价产品。不是因为他有钱到不需要去买打折品,而是他觉得因为喜欢这个牌子。如果他一直只买打折品,这个品牌就不会有钱去请好的设计师从而堕入恶性循环,他希望自己能支持这个品牌“可持续发展”。

伦敦人环保观念强。我认识的中产人家,平时的垃圾一概分类,甚至仔细到矿泉水瓶的瓶身作回收,瓶盖拧下分别扔因为瓶盖不可回收。他们中的很多人还进行食物回收,即所有剩余的食物残留或饭菜余料,全都统一进行处理,或者有花园的人,自己在花园里挖个有机坑,所有的食物残留全都入坑。

伦敦有平等观念。伦敦有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但这些挎爱马仕包的女人、开兰博基尼的男人,很少表现出高人一等。她们在街边咖啡店坐下后,和别人一样把包顺手扔在地上一放;他们开的车,引擎轰鸣声可能大了点,但几乎看不到这些车肆无忌惮地狂按喇叭,面前若有行人过马路,他们会停车招手示意你先过。

还是这句话,围城。不离开上海,不意识到自己的局限。不经历过伦敦,不知道自己原来已被上海宠坏,把太多东西看作理所当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