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美伊改写历史 奥巴马割肉成就总统范 /

美伊改写历史 奥巴马割肉成就总统范

经过18个月的漫长谈判,伊朗核谈各方最终于当地时间4月2日在瑞士洛桑达成一项框架性协议。这样一份以伊朗同意收缩核活动,换取美欧同意在核查后解除制裁的“历史性”成果的达成,被外界视为走向全面协议的重要一步,且其中奥巴马政府甩开“跛脚”包袱,奋战到最后一秒的“努力”更是值得称赞。但若细观此份协议,伊朗方面似乎在一贯坚持不放的,包括离心机数量、全面取消制裁等问题上作出了空前让步。而当美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高呼,美国及其伙伴“没有放弃任何东西”,美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盛赞这是“一项不错的协议,达到了我们的核心目标”,伊朗难道真的只是扮演了任人宰割的角色?

伊核谈判各方达成框架性解决方案

经过两天的“延时赛”,乃至于中途几国外长离席后,此轮核谈最终“艰难”落下帷幕。美国方面于4月3日公布了本次伊核谈判框架性协议完整文本,这份共计4页的协议,对伊朗被允许保留的核设施、核研发活动和相关后续监督工作作出了周密规定,同时协议也写明,一旦伊朗践行承诺,国际社会将取消针对伊朗的制裁。

框架协议显示,伊朗承诺将削减三分之二以上用于铀浓缩活动的离心机装置,减少到5,060个;地下的福尔多(Fordo)核工厂会继续开工作相关研究用,但不会用于提炼铀浓缩。另外,伊朗还会在15年内将低浓度铀的储备从10吨减少到300公斤,而目前正在建设中的重水反应装置将会被改建,以确保不生产核武器级别的钚元素。相比于,过去伊朗极力要求发展自己的核研究,并进行浓缩铀活动,到现在将其上千吨铀储备减少至几十吨,且现有19,000个离心机将减少至不足6,000个,伊朗已经能够浓缩20%的浓缩铀也要变成浓缩3%左右。由此来看,伊朗似乎做出了“罕见”的巨大让步,但一向精明善商的波斯人怎会安于做赔本买卖。

事实上,与外界所猜想的伊朗“单方面作出巨大让步”有所不同,此份框架协议的达成必然是各方妥协的结果,且首先获益的或许并非美欧,实乃伊朗。

其一,正如会谈结束后,伊朗外长扎里夫(Mohammad Zarif)在记者会上重申的那样,伊朗核计划出于和平目的,伊朗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我们将继续铀浓缩”,“继续(核)研发”。在某种程度上,为达成这一协议,伊朗方面确实作出了“妥协”,但相较于此前强压式的逼迫伊朗方面作出让步,完全放弃核开发,此次协议的条件显然并没有过于苛刻,而在相当程度上,伊朗核技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伊朗没有被要求关闭任何铀浓缩地点。

而对于伊朗切实履行限核后,国际有可能掉过头来再次将矛头对准伊朗,伊方亦做好了两手准备。这从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3日发表的讲话可显然窥得。鲁哈尼当天表示,伊朗政府信守了承诺,之前说过要让离心机运转,同时让人民的生活也要好转,这一天向这个目标已经接近了。另外,鲁哈尼还向民众承诺,伊朗在维护国家的利益,同时在所有制裁,执行协议的那天所有制裁全部都会取消,核设施基地会开放下去。他认为伊朗在核谈方面并不是因为制裁迫使伊朗和对方进行妥协,而是说在双赢的情况下。而借由此,鲁哈尼也向世界释放了两点信息,其一是伊朗会在核谈上信守承诺,另外一点则是,如果对方不兑现承诺,伊朗还将会有别的选择。

其二,因受国际制裁洗礼,伊朗油田停产问题已绵延数年之久,更遑论相关油田的生产早已下滑、且投资失当。“断壁残垣式的”伊朗石油行业虽然会让伊朗持续性地提升产能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一旦解除制裁,伊朗的经济实际上仍有希望得以重生并迎来发展。

在这一过程当中,也有分析指出,全面停止制裁仍要耗费数年时间达成,且其中的任何一点变化都有可能让这样一种行为暂停。不过,美国白宫方面于协议达成后指出,“美国始终表示,对伊朗制裁的取消是要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对伊朗制裁的取消或将发生在年中的几个月后”,由此来看,只要一贯坚持对伊实施制裁的美国真正作出了让步,并未真正弃核的伊朗已然在这样一种“讨价还价”当中取胜。

其三,与西方关系改善为伊朗带来的政治与外交红利或许更值得期待。相当长时间以来,伊朗欲谋求大国地位的初衷始终不曾改变。1978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的前一年,伊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尚为土耳其的两倍,但现在其GDP只有土耳其的一半。伊朗拥有充足的人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使其有资本追求大国地位,并有资格像土耳其一样成为二十国集团(G20),以及其他国际性组织的一员。但是过去伊朗过于追求意识形态斗争而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因此目前其充其量只能扮演地区角色,严苛的制裁更是让其难以翻身。

针对于此,伊朗方面尤其是鲁哈尼上台以来,一直着力实施“外交突围”改善这样一种情况。正如观察人士指出的那样,一贯“又臭又硬”正在逐渐调整自身的定位,从“捣蛋鬼”转身成为中东的“稳定器”。鲁哈尼就任新总统以来,伊朗与美国秋波频转,美伊关系开始升温,核谈判僵局也终于打破。与此同时,伊朗此后还高调宣布将介入叙利亚问题的日内瓦和谈,彰显出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甚至强调与宿敌沙特阿拉伯之间的合作。另外,尽管美伊关系真正缓和在很大程度上持续面临阻力,但伊朗同中、俄、欧之前的渠道在伊方的细心经营之下依然保持畅通,不仅双边经贸持续往来,其它领域的合作也在持续。

在这样一种现实之下,以适当“限核”换取美国方面的“松口”,毫无疑问将把伊朗进一步推向大国之路。且相比于伊朗对于本次框架性协议的达成“欣喜”,美国方面虽然一再烘托这一协议实现了其“核心目标”,但却也不得不坦诚前路漫漫,更需要进一步努力以真正促成伊朗无核化。从某种角度来观,总统任期只剩下不到两年的奥巴马,之所以在就任以来极力促成伊核问题的解决,乃至于此次在法国外长离席后,依然坚守谈判,在相当程度上或许是因为这已然成为奥巴马任内所能留下来的最后一份政治遗产了,同时这也包含为缓解美国在应对包括“伊斯兰国”(ISIS)等中东问题所面临的巨大压力的考量在内。

虽然此次框架性协议达成后,美国方面的疑虑依然存在,不仅全面协议最终能否达成以及如何落实是个难题,伊朗的保守势力在执行伊核协议当中将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亦难以预料。除此之外,如何伊朗核计划置于严格限制下仍有诸多技术性的问题难解,且美国国会共和党和坚决反对协议的以色列遥相呼应。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向来着装得体,演讲时更是有着出色口才的奥巴马但在外界看来却一直缺少一种“总统范儿”或将因此实现翻身。在相当程度上,缺少“总统范儿”实乃因奥巴马个人执政风格,及其到目前为止均未能留下任何能够令人眼前一亮的政治外交遗产所致,一向能够在国际社会当中“呼风唤雨”的美国,似乎在“跛脚”奥巴马的惨淡经营下愈发“软弱不堪”。但伴随伊朗核谈判框架性协议达成,这样一种状况或也将随之发生逆转。尽管在协议成形的过程当中,美国也为之付出了相应的成本,但在某种意义上敢于“割肉”、认清时局,或许恰令奥巴马距离成为真正的政治家又进了一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