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媒:南海仲裁案 中国人罕见团结一致 /

日媒:面对南海仲裁案 中国人罕见团结一致

日媒称,中国民众面对南海不利仲裁结果的反应如此团结一致令人意外。很多西方人用自信、傲慢或独断来形容中国的民族主义本性。其实中国人只有面对主权或领土问题时才会表现的如此积极。

日本《外交学者》7月19日发表题为《南海问题和中国的新民族主义》的文章称,7月12日海牙仲裁庭发布仲裁结果后,有两张图在中国主要社交平台微信和微博上被广泛传播,一张图是召回退役海军士兵的文件图并附有很多类似回复,“若有战,必召回”,另外一张图是包括九段线在内的中国领土地图,并注有文字:这才是中国,一寸都不能少。

中国民众面对南海不利仲裁结果的反应如此团结一致令人意外。谈及南海问题时,大部分专家与学者通常会把目光集中于精英政治或中国的外交行为,很少有人研究民众诉求或公众情绪,中国新式民族主义的核心主题及作用就更加被忽略了。

贾乃亮微博截图

传统思想认为只要满足民众的基本生活要求,草根阶层就不会变成激进分子,然而虽然中国人均GDP达到历史新高,但是中国的民族主义却并没有衰退反而在复活。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起源于“五四运动”,但是熟悉中国历史之后就会发现中国的民族主义应该追溯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这也揭开了西方国家对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侵略活动的序幕。然而,“五四运动”成为分水岭,公众的民族主义开始自下而上影响国家决策。

中国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遭受侵犯与损害一直被视作民族耻辱,接着就会引发爱国主义狂潮。即使在中国独立之后,中国民族主义的核心主题仍然是民族复兴与雪洗百年国耻。这就是中国人对触及民族尊严的问题经常反应过度的原因,也是为何其对南海仲裁案如此敏感的原因。

另一历史教训是,中国民族主义惯于应对外界刺激,即其民族主义是被动和回应性的。这一点根源于孔子的儒家思想,由“人治”和“善治”代替“法治”成为了中国处理国内和国际问题的准则。中国传统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思想决定了中国看待西方世界和邻国的方式。这种传统思想完全渗透进了中国的军事战略中——主动防御、报复性的核战略以及“近海防御,远海护卫”的海军军事战略。

历史文化背景为探讨看起来复杂的中国民族主义提供了重要途径。中国共产党与其民众之间的独特关系可能成为理解中国民族主义的第三个关键部分。在中国,共产党处于绝对领导位置,因此其通常代表国家,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控制了中国民族主义的方向。中国的民族主义不同于西方,是中共用来强调执政合法性的工具之一。

进入千禧年之后,党和国家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民族主义开始演变为新的大众民族主义并具有以下特点:民众把民族尊严看得比任何时候都重,不再忍受来自国际社会的指责,对于政府的行为或决策没有耐心,敬奉新的国际秩序。

此种荒谬的、过度的民族情绪起源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或未能从“改革开放”政策中受益的贫民,他们对任何的不公待遇或批评都反应激烈,偏离了中国民族主义的固有本质。

很多西方人用自信、傲慢或独断来形容中国的民族主义本性。其实中国人只有面对主权或领土问题时才会表现的如此积极。

但是纵观中国历史与文化环境,中国的民族主义一直都是回应性与内敛的,其不变的主题仍是民族复兴、雪洗国耻。中国社会福利事业没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导致了一部分中国人的不理性与野蛮情绪,但是这些应该与中国真正的民族主义相区分开来。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