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炎黄春秋》停刊胜过抵死的纠缠 /

《炎黄春秋》停刊胜过抵死的纠缠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赠予曾经辉煌的《炎黄春秋》。

1991年创刊的《炎黄春秋》,因管理层遭撤换、编辑部被“占领”、官方网站密码被修改,于2016年7月17日宣布停刊。从创刊之初,就强调“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力求还原事实真相,然而,风光不再。

自由表达的呼声,或许是当时《炎黄春秋》元老们最理想的追求,也是创刊的初衷。在舆论阵地上,也确实因为“不同的声音”而声名鹊起,进而有了诸多的拥趸,也让体制内外的读者多了一个了解历史的渠道。

文字,从来都有安抚人心的魅力,也不乏让人如鲠在喉的威力。也因此,用文字书写而成的文学作品、战斗的檄文等,因对舆论的导向性作用和对大众思想的影响力,一直受到了既幸运又不幸的特别关照。

德国哲学家马尔库斯有一个观点,“艺术具有对现实的肯定性和保守性,以及对现实的否定性和超越性的两重性,艺术的肯定性力量同时也是否定这一肯定性的力量”。笔者对这一观点身为赞同,同时认为文学作品和评论文章也具有这样的双重性。因为,从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来讲,文学和艺术是相通的。

《炎黄春秋》停刊(图源:多维新闻网)

《炎黄春秋》,广义上来讲,属于人文社科无疑。因此,也同样具有上述特点。所刊发文章涉及不同的声音,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也会持否定的态度。“敢言”既是优势,又是劣势,对近几年的《炎黄春秋》而言,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拥有诸多拥趸,一面又广被挞伐。

多维新闻在《炎黄春秋猝死 谁砍下最后一刀?》一文中,开头指出,“最近中国舆论界的两件大事——赵薇事件和《炎黄春秋》停刊,前者付与民间,后者付与官方,都可看作当下时代的一个注解”。相对于赵薇事件掀起的舆论战,《炎黄春秋》的停刊似乎显得静悄悄。

如今的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停刊又是怎样的注解?静悄悄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风雨,也只能根据事情的发展来慢慢判断了。

无疑,杂文、檄文、时评,如同文学作品一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可要靠这些文章与作品支起民族精神的大厦,为社会指明方向,解决本民族的历史反思、文化批判、思维方式改变和价值重建这类大问题是不可能的。尴尬的生存境地,停刊未必是一个坏的选择。

“用余生来怀念,总胜过抵死的纠缠”,赠予已宣布停刊的《炎黄春秋 》。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