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北京试图规范海外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 /

北京当局试图规范中国游客的海外不文明行为

吉密欧:中国政府担忧本国游客的海外不文明行为损害中国提升“软实力”的努力,为此发布了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英国《金融时报》亚洲版主编 吉密欧(Jamil Anderlini)

他们高声说话且举止粗鲁,挥金如土,而且对当地文化缺乏兴趣或者尊重。一二十年前,这些词本来是大多数人用来描述在欧洲或亚洲度假的典型的“丑陋美国人”。然而,如今另一群人正在争夺最不文明游客的头衔。

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估计,去年超过7000万名中国内地游客去海外旅游过,平均每人进行1.5次旅游。大多数游客在海外并未冒犯他人。

然而,一系列媒体报道和疯狂传播的视频表明还是有一些游客违反当地法规,而且举止粗鲁,这促使中国当局发布文明旅游指南,甚至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游客列入旅游黑名单。

黑名单上包括一对将热水泼向空服人员的夫妇、一名在正在滑行的飞机上打开应急舱门“呼吸新鲜空气”的男子,还有一名男子是在日本殴打要求其妻子不要在付款前食用商品的店员。

中国领导人公开表示担忧称,不文明游客正在损害中国在世界提升“软实力”的努力。中国官方发布了多份较为全面的礼仪指南,其中一份详细阐述了他们的担忧。

该指南禁止中国游客随地吐痰、在非吸烟区吸烟、插队、喧哗吵闹、拿走酒店非赠品、弄脏公共浴室,以及“追捉、投打、乱喂动物”和“在马桶上留下脚印”。

其中许多建议出现在北海道旅游局(Hokkaido Tourism Organisation)最近针对中国游客发布的一份配有卡通插图的旅游指南中。去年有500万中国游客前往日本旅游。此外,这份旅游指南善意地建议中国游客不要拿走餐馆餐具、不要当众放屁、也不要在购物时让旅游团等待。

最后那条建议可能最中肯,因为对海外度假的中国人来说,购物是核心要务。麦肯锡的数据显示,80%的中国游客会在度假期间购物;近30%的中国游客基于购物机会来选择他们的旅行目的地。

佐证上述数据的是,无论按绝对规模还是人均水平,中国游客都是支出最多的。

例如,在英国,普通中国游客的支出是普通美国游客的两倍多。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这种购物潮没有显示出放缓迹象。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游客在海外支出2150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53%。该数据到2020年有望增长至逾4200亿美元。

这种购买力已经在改变各地的旅游体验,许多国家在机场采用中文标识和公告。

一些地方的改变可能更大。在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的印尼巴厘岛,中国游客的大量涌入确确实实改变了神的面孔。在遍布这个度假胜地的木石雕刻作坊里,象头神犍尼萨等印度神的面孔几乎完全被那些咧嘴大笑的中国大肚弥勒佛和祥和的观音菩萨像取代。

尽管中国政府感到担忧,以及媒体报道突显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但中国游客与其他地区的游客发生冲突的事件非常罕见,尤其是考虑到中国游客的庞大数量,而且这些数量还在不断增长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游客通常避开传统的西方假期消遣活动,比如日光浴和海滨游泳,或者公开酗酒和纵情声色。无论身在何方,他们都更愿意在中国餐馆吃中国食物。

西方游客会偶遇中国游客或者旅游团的最常见地方,是罗浮宫或者罗马竞技场等具有文化和历史意义的景点,正是在这些地方,他们可能看到被中国旅游礼仪指南禁止的一些行为。

然而,他们也将会逐渐看到,那些去过不少地方的国际化中国游客尽力教育他们那些不太文明的同胞,而且确确实实让他们改变了不文明行为。
译者/邹策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