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毛远新指挥海城避震拯救十万人内幕 /

毛远新指挥海城避震拯救十万人内幕

1974年,辽宁省营口、海城开始陆续爆发了100多次小型地震,1975年地震开始增强,辽宁省地震办汇报情况后,辽宁省省委把任务交给省委常务书记李伯秋。1975年2月4日凌晨,李伯秋和毛远新在听取辽宁省省委办公厅主任尹灿贞的情况汇报后,毛远新果断做出决定:“由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直接播出地震预报。”辽宁省省委做出指示:“从当天晚上起,辽南地区海城、营口两县,所有人员都不要住在室内,生产队的大牲口、农业机械都要拉到室外。各级干部、党员、民兵全部下去,挨家挨户动员老百姓。在生产队和城镇的居民区,用大喇叭广播动员群众。”当日19点36分,海城地区爆发7.3级强烈地震,由于发布消息及时,海城损失较小。本文摘自2010年第4期《文史月刊》,作者苏铁山,原题为《毛远新果断指挥海城避震》。【相关阅读:毛远新纪念毛泽东被臭鸡蛋攻击】

2013年05月06日,山东省济南市,毛远新在济南参加纪念毛泽东诞辰活动,陷入沉思(图源:VCG)

从1974年开始,辽宁营口、海城一带接连发生了一百多次小震,到1975年小震越来越频繁,震级逐渐升高。辽宁省地震办不断将情况上报,引起辽宁省委的高度警惕,决定由时任省委常务书记的李伯秋负责抗震工作。

1975年2月4日凌晨,营口、海城一带发生5级左右地震。李伯秋和时任省委书记的毛远新立即查问情况。省委办公厅主任尹灿贞汇报:省地震办综合各方情况的预测意见是,近期在营口、海城一带很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李伯秋问:“破坏性地震具体指什么?”回答是“5到6级地震”。李伯秋与毛远新商量,向营口、海城一带群众发出地震预报。

海城位于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辽东半岛中南部。在地震烈度7度区域范围内,除了有鞍山、营口、辽阳3座较大城市的城区人口167.8万外,还有海城、营口、盘山等11个县的人口667万,合计人口834.8万,其中城市人口占20%,人口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辽宁省是我国的工业基地之一,重工业总产值位于全国的首位。鞍山市的钢铁联合企业在全国素有“钢都”之称。发出地震预报,可能会造成恐慌,生产必然会受到影响。鞍钢很多工人的家就在海城、营口一带,影响鞍钢生产,也是不得了的事情。

毛远新提出,由辽宁人民广播电台直接播出地震预报。李伯秋说:“电台一播,全世界都知道了。如果几天之内地震还不来,岂不要闹大笑话?”毛远新说:“关健在于要让群众离开不结实的房屋,特别是晚上,不能在室内过夜。”当时室外零下十几度,地震如果几天不来,是要冻伤人的。

商量的结果是,预报要发,但采取比较稳妥的办法。省委电话通知营口、鞍山两市,先召开海城县、营口县及当地驻军的紧急会议。同时,通过县级有线广播网直接传达下去。当天下午两点,在海城召开了紧急会议,传达省委指示:从当天晚上起,辽南地区海城、营口两县,所有人员都不要住在室内,生产队的大牲口、农业机械都要拉到室外。各级干部、党员、民兵全部下去,挨家挨户动员老百姓。在生产队和城镇的居民区,用大喇叭广播动员群众。

2月4日19点36分,海城地区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震中区面积为760平方公里,区内房屋及各种建筑物大多数倾倒和破坏,铁路局部弯曲,桥梁破坏,地面出现裂缝、陷坑和喷沙冒水现象,烟囱几乎全部被破坏。

从整个震区经济损失看,城镇房屋共损坏500万平方米,城镇公共设施破坏165万平方米,农村房屋损坏1,740万平方米,城乡交通水利设施破坏2,937个,总共折合人民币8.1亿元。城镇和工业震害所占比重较大,两者相比,城镇占总损失的61%,农村占39%。

由于震前作出了中期预测和短临预报,省政府和震区各市、县采取了一系列应急防震措施,因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比如,营口县政府在震前采取4条应急预防措施:一、城乡停止一切会议;二、工业停产,商店停业,医院一般患者用战备车送回家,少数重病患者留在防震帐篷里就地治疗,城乡招待所、旅社要动员客人离开;三、城乡文化娱乐场所停止活动;四、各级组织采取切实措施做到人离屋、畜离圈,重要农机具转移到安全地方。上述防震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各街道、乡一方面用广播、喇叭通知,另一方面派干部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撤离危险房屋,有的还在露天放映电影,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伤亡。一支当地驻军,震前正同鞍山市春节慰问团举行军民联欢会,大礼堂内军民加演员上千人,当接到紧急防震通知后,决定联欢会只讲话不演节目。结果人员刚刚撤离,地震就发生了,礼堂倒塌,只伤了一个最后离开的战士。

海城地震发生在现代工业集中、人口稠密地区,该区绝大多数房屋未设防,抗震性能差,地震又发生在冬季的晚上,按照当地农村多数人的习惯,震时已都入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事先没有预报和预防,人员伤亡将十分惨重。国内其他未实现预报的7级以上的大地震,如邢台地震、通海地震、唐山地震的人员伤亡率分别为14%、13%、18.4%。按这3次地震的人员伤亡率平均值估算,海城地震人员伤亡将近15万。而由于发布了短临预报,震区各级政府组织群众预防,使全区人员伤亡共18,308人,仅占7度区总人口数的0.22%,其中,死亡328人,占总人口数的0.02%,重伤4,292人,轻伤12,688人,轻重伤占总人口数的0.2%,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地震发生以后,救灾部队迅速到达灾区,毛远新也前往海城、营口等地,组织救灾工作。

1975年9月底,毛远新路过北京时看望了毛泽东,并汇报了海城地震情况。毛泽东说:“据说有预报,损失不大。”毛远新说:“别提预报的事了。发了预报后,我心里更加紧张,如果大地震迟迟不来,影响了生产、群众生活,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柄不说,省委还有何面目去见关东父老。”毛泽东说:“那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无非是后人再给你编一个‘辽人忧地’的故事。”毛远新说:“地震后,外面把这次成功预报吹得很高,但我总觉得有偶然性。上午发了预报,下午动员群众出来,当晚地震就来了,纯属巧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