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在唐山汲取了什么? /

习近平在唐山汲取了什么?

北京时间7月28日,是唐山抗震救灾4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在唐山地震遗址公园献了花篮并向纪念墙三鞠躬。习说,在同地震灾害斗争的过程中,唐山人民铸就了公正无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注入精神动力。

《人民日报》发文解读指,唐山是英雄的城市,有英雄的人民,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注入了社会主义新的时代精神。

文章称,大灾骤至,活着的人没有等待、没有抱怨,表现出空前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互助意识,这成为“唐山精神”的核心。在唐山记忆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举国动员的社会互助机制,当时在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之后,唐山10万多名伤员被陆续运送到11个省市,14万名解放军、5万名干部和工程技术医务人员、数十万吨物资驰援唐山,10多万建筑工人参与重建。

唐山大地震已过去四十年(图源:新华社)

文章表示,唐山能够迅速重建,根本原因是在大灾大难面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

据报道,俄新社曾评价中国的抗震救灾,“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该文总结说,从唐山记忆开始,无论是九八抗洪还是汶川救灾,中共不断从磨难中汲取经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只有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才能更好迈向未来。

习近平则说,“只要紧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我们就能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要不断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其优越性得到更好发挥。”

有评论表示,与过去的中共领导人略有不同,习近平此次唐山行实际上是借纪念救灾40周年之际,再次透露出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近来适逢汛期,南方洪灾泛滥,邢台的水难又死伤惨重,在天灾人祸的考验下,中共仍暴露出不少问题,甚至以此生发出一些更广泛的质疑。

多维新闻曾有文章指出,这次的邢台水灾就像是中共毛细血管上的溃疡,既伤面子,也伤里子。除去自然因素,如果当地官员真能做到中共屡提的公而忘私,那些畸形的政绩观就不会出现,恐怕七里河的下游也不会因少人视察而属于浚通,大水到来时,至少损失会比现在小很多。

用灾难去提醒什么东西可贵,代价似乎显得太大了些,尺规方圆不浮于表面,效果大概能更好些。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