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体娱 /
  3. 为孙杨报仇 爱国与义和团式宣泄 /

为孙杨报仇 爱国与义和团式宣泄

南海仲裁事件后,内地有人在各地冲击抵制美式快餐店;其后曾被中国人视为旅游、留学胜地的澳洲,因为其泳手霍顿(Horton)在奥运上质疑中国泳将孙杨是“用药骗子”,遭中国网民群起挞伐,就连内地媒体亦加入战团,《环球时报》亦发表署名文章,批评澳洲人对中国人不友善,显示出狭窄而又不堪的心胸,更扬言中国对澳洲的经济很重要,为何澳洲人要与“上帝”为敌。

虽然该文不算是《环时》的社评,但无可否认,立场多少能反映出该报和现时为数相当的中国人心态。霍顿批评孙杨,部分中国网民出于“爱国”情怀,不屑于霍顿的言论是可以理解,但是要群起攻之,甚或上升至澳洲人对中国人不友好,恐怕是言过了。

霍顿讥孙杨“骗子”惹来中澳风波(图源:Getty/VCG)

虽然中国人从澳洲购买原材料、赴澳洲旅游及留学,仅这三项为澳洲带来丰厚利润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这种贸易关系是基于双方平等自愿基础上的双边贸易,它不能遮掩两国文化的冲突以及个体分歧存在的现实,更不是消除这种冲突以及分歧的交换条件。更何况是中国人心甘情愿去澳洲旅游及留学,并非澳洲强迫中国人这样做。所以,双方的关系应是平等的,若说中国人就是澳洲“上帝”并以此自居,未免有点夜郎自大,引人发噱。

不无民族自卑情结

不否认,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民族主义,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但问题是,中国需要怎样的民族主义呢?近年来,有关中国人打着“爱国”旗号,类似围攻、抵制外国人或商店、食肆事件屡见不鲜,但在具体行动上几乎都流于民粹表现,许多爱国热情被点燃后,紧随其后便是破坏行动,以至爱国便是愤青。这些行为难道算得上是爱国表现吗?

孙杨风波折射出一个很讽刺的问题。当代中国人口口声声要走自己的路,但对洋人的言论很在乎,对洋人眼中的中国很重视,其实当中不无民族自卑的情结。洋人说:廿十一世纪是属于中国的,中国人马上喜形于色,重拾自信;但洋人说,当年天安门杀人过万,抑或五十年来中国人是一帮无赖和暴徒,中国人便悲痛欲绝,群起攻之。须知像霍顿这些的外国人说话只是代表他们自己,并非是一种“圣言”,其言论不代表当地人和政府立场。是以洋人仰幕中华文化,中国人不必心花怒放,张臂与之拥抱;相反洋人对中国的指点,何须大惊小怪,上纲上线指澳洲人对中国人不友善呢?

民粹表现只会弄黑爱国

因由群众激情形成的爱国共识是短暂而肤浅的。这种披着爱国的外衣围攻他人的行为,在实际操作上不过是廉价的民粹表演,结果只会把爱国主义彻底弄臭。尤其是随著中国高速发展,中国更须要对这种打着爱国名义的民粹思想格外留神,毕竟中国百年来受到列强欺侮,再加上文革斗争的余毒影响,很容易有把中国推向互相认识撕裂的危机。这样长此下去,经过一轮轮的政治解构,爱国主义随便不再是高尚情操的正面行为,而是沦为与义和团愚昧运动相提并论的负面词汇,这样还有谁敢爱国,敢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吗?

无一不成话,连串因爱国闹起的风波其实是一次反思的良机,当国家崛起的时候,靠的不单是雄厚的经济实力,更重要是文明理性的国家风范,这就是孙文所称“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要义,除非阁下亟欲取得洋人的认可,必须对他们每句对中国说话予以回应,否则大可以一种“I don’t give a damn”(我一点也不在意)潇洒,友善地拍拍这些洋人肩膀,效法毛泽东那样对洋人说一句:别了,司徒雷登。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