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经济四面楚歌 习李新政出现变局? /

中国经济四面楚歌 习李新政出现变局?

北京时间8月12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这些数据相较于上月全面回落。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数据令人担忧。中共政策朝令夕改,经济前景比以前可能更加黯淡。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大数据的增速均出现回落,也均低于6月份的前值和外界的预期值。

中国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8.1%,1-6月份的数据则是9.0%,7月份出现较大回落。中国1-7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1%,第一季度的数据则是6.9%,民间投资增速下滑明显。

工业增加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也出现下降。中国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6月份的前值是6.2%。中国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涨10.2%,6月份的数据是 10.6%。外界预期7月份消费品零售总额会增长10.5%,但7月份的数据低于预期。

外界认为,中国经济正在遭遇比预料的更严重的麻烦。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只显示经济当下的困境,即便从长远预期上,中国经济依旧难见起色。

中国的经济形势不佳(图源:VCG)

首先,供给侧改革前途未明,经济缺乏政策救赎。外界认为,供给侧改革有着先天的局限性。其一,供给侧改革只针对国企,难以对民企外企起效。其二,当前的供给侧改革以关闭煤矿、钢厂为主要表现形式,对短中期的经济数据而言,难以起到正面效果。

其次,出口形势不明,美国是最大变数。当地时间8月11日,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称,“要在与中国等国家的贸易争端中采取更强硬立场,并将贸易执法人员增至现有水平的三倍”。在此前,另一个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已经宣布了对华贸易采取强硬政策的立场。

分析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是所有权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是财富分配不合理的必然结局。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晓说,“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老百姓没钱,贫富悬殊、南北极分化,国内市场振兴无望。”国企占据国民经济的大量份额,这部分财富并未转化为消费动力,民间消费长期低迷。

在出口无法继续充当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时,内需便是拯救中国经济的最后稻草。赵晓分析称,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的根源,是财富分配不均,这造成了内需提振无力。

以2015年的养老金为例,事业单位退休金平均每月3174.69元(1人民币约合0.1506美元),城镇职工养老金为2400.22元,城镇居民养老金为1387.2元,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为141.21元。财富分配不均,大大制约了中国民间的社会消费。

针对当前及以后的经济困难,中国高层似乎并未形成统一的对策。2016年5月,党煤《人民日报》发布采访“权威人士”的文章,称供给侧改革十分重要,中国经济形势严峻,将长期处于“L型状态”。数日之后,中国政府网公布“S型曲线”理论,称中国经济需要“S型曲线”来转变动能,经济正处于“S型曲线”状态。

高层对经济自相矛盾的描述,并不局限于经济处于何种形式。新修改的《劳动法》刚强调了“保就业”的重要性,楼继伟部长便在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提“保增长”。党煤强调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又着重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

面对空前的下行压力,中国政府似乎并未提出一个重磅的、全局性的拳头政策。无论是供给侧改革、新常态,还是双创双中高、大数据+,都有其侧重方面。有观点称,中国经济若要脱离下行泥潭,出台“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似乎变得越来越迫切。

十八大之后,以反腐、法制化、金融改革为代表的习李新政曾赢得外部世界的喝彩。如今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亟需出台全新的应对当下困难的习李新政。尽快制定抑制财富分配不均、国有资本反哺于民的“一揽子计划”,培育壮大中国民间消费市场,这是摆在中共高层面前的大问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