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搭建神经网络 共青团后北京再次开刀 /

搭建神经网络 共青团后北京再次开刀

北京时间8月21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出台后,引起了一些关注,但舆论并没有过多聚焦,似是未看到此事的重要性。

事实上,尽管这次北京对社会组织的着眼看起来不太醒目,特别是在经历了前段时间以共青团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群团改革之后,舆论对类似动作的敏感性可能有所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事情的重要性也有削弱。相反的,这轮针对社会组织的整治正是群团改革的一种延展,其内涵和群团改革是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说,是大统战思路的某种实践。

该意见提到,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厘清政府、市场、社会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巩固和扩大中共的执政基础。

共青团改革后北京再度发力(图源:VCG)

社会组织改革的总体目标则是,到2020年实现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中国特色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规政策更加完善,综合监管更加有效,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加明显等。

意见还着重强调了要对社会组织严格管理和监督,规范社会组织涉外活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的第八、第九条分别为“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和“加强党对社会组织工作的领导”,其中谈到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保障”、“将加强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列入地方考评体系”等。

《人民日报》评论说,这是第一次提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之路,“社会组织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加强党的领导是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促进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发挥作用。”

党媒的表述向来含蓄,但从中不难窥出一些奥妙来。可以这样看,中共、以共青团为代表的群团组织、大量的社会组织,这三者构成整体,是一个基于中枢系统的神经网络。其中中共本身作为中枢神经,起到关键性结构全体的作用,但中枢神经不可能细察、解决所有具体情况,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便填补了这一空白,特别是社会组织的非官方性、分散性等特点,更可以深入到前两者不太能够发力的领域,其作用不可小觑。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结构的渐变,中国的多元化复杂化特点进一步显现,这使得中共对于社会中不少阶层的认识出现滞后甚至偏差,由此带来的,便是总体把控能力的相对减弱。群团组织出现的各种问题给中共敲了警钟,而各类事件诸如709律师事件等,更加突出了问题的急迫性。

前段时间统战部组建第八局,正是针对此问题的一个对策,但只有官方行动显然不够,将大量社会组织纳入到中共的社会管理体系中,使其“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不失为一种釜底抽薪。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