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稳增长已被抛弃? 中南海怒治大泡泡 /

“稳增长”已被抛弃? 中南海怒治大泡泡

北京时间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本次会议指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29日,“华尔街见闻”引述专家评论称,本次会议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层面上,第一次在“货币政策”部分强调“抑制资产泡沫”,印证货币政策的重心切换。2014-2016年历次政治局会议的“货币政策”部分,主要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注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而此次政治局会议的“货币政策”部分只字未提“稳增长”,只强调了“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

据梳理,2014年以来,政治局会议两次提及“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第一次是2016年7月,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降成本”部分,第二次就是今次,首次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放在了“货币政策”部分,货币政策的重心转向明显。

今次是2014年以来当局二次调整货币政策(图源:VCG)

观点指出,不提“稳增长”并非不重视“稳增长”,而只是不再将“稳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此次政治局会议中,“稳增长”主要交给了财政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保证财政合理支出、加大扶贫力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这些恰恰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所必须的,是中国经济能够维持L型下半场的保证。

而货币政策重心开始由稳增长转向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其原因在于经济L型拐点已过、“资产荒”导致金融风险堆积、房价过快上涨威胁可持续增长。2016年以来,伴随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升,企业利润增速大幅改善、物价指数有所回升,经济L型拐点已过基本验证。从货币政策角度讲,疏通传导机制、减轻经济下行压力的任务不再是重中之重。经济的最大问题已经变成前期过度投放货币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风险,货币政策的重心切换至抑制资产价格泡沫自然而然。

此外,货币政策对债市影响最为严重,继续强调债市“防陷阱”。从债券市场角度来讲,投资者不应忽视,央行的货币政策重心已然转向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系统性风险,货币市场的波动加大不可避免。回顾2013年,资金面和央行是债券市场大调整的关键,目前债市的核心矛盾与当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投资者应当防范债市陷阱,盲目加杠杆、期限错配蕴含巨大的风险。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