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侵华天皇晚年悲凉 干涉军队造民众抛弃 /

侵华天皇晚年悲凉 干涉军队造民众抛弃

麦克阿瑟在日本的时候,他用天皇的余威影响控制日本,一旦他走后,天皇不被利用,渐渐失去了关注。1973年5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暗地给裕仁汇报工作,天皇对增强自卫队计划给出了意见。这激怒了日本民众,人们走上街头开始游行。裕仁得知此事后,心里彻底绝望……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里,郁郁而终。本文摘自网络,作者佚名。

昭和3年(1928年)登基大典时的昭和天皇(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日本侵华天皇裕仁的一生基本是走下坡路的一生。

他自出生起,就被称作日本崛起的希望。因为他的父亲嘉仁是个精神病患者,他的爷爷明治天皇和大臣们需要一个健康的后代来继承皇室。更重要的,发扬明治天皇那样的神威。

他出生后70天就被抱走,由精挑细选的军官伯爵照看。这是日本皇室的规矩。但在裕仁这里执行的非常彻底,因为他的父亲。到了裕仁当父亲的时候,他把这个割裂亲情的规矩给打破了。

皇太子裕仁20岁摄政,他父亲真是不行了,外宾来开会,他用报纸卷个望远镜看人家。差点吓跑外宾。

1926年,他父亲死去,25岁的裕仁继位。

经过20年的洗脑,他成长为神,被全国上下疯狂崇拜。他的老师们,大多是明治天皇培养起来的高级军官,给他灌输的就是日本是第一,要称霸亚洲、领先世界,压倒白种人。

年轻的裕仁开始掌权,对侵略中国、南下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亲自拍板,签署一个个作战的命令。他不是摆设,也不是傀儡,而是下令作战的实际统帅。虽然决策是大臣们提出来的,但没有他的命令,对外政策不可能执行。

让中国人记住他的,是他发动的毒气战、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731活体实验。这些东西他没有恶毒地主动下达执行命令,但通过默许、无视、不管不问不惩罚不奖励的方式,让他的皇军肆意虐杀。在他眼里,这无足轻重。只要战争胜利。

在军国主义势力越来越盛的背景下,裕仁和他们一起走向法西斯战争的顶峰。引来两颗原子弹。

在与麦克阿瑟的秘密交易下,他保住了皇位。但日本宪法修改了,他成了没有政治权利的象征。

美国代表的盟军占领日本7年,1952年离开时,日本基本完成民主改造、经济重建。麦克阿瑟在的时候,他用天皇的余威影响控制日本,他走后,天皇不被利用,渐渐失去了关注。

当权的是日本甲级战犯,以及他们的党派势力。他们在美国离开前后,都被释放了,共911人,包括A级、B级和C级,审判的、没有审判的战犯。这其中有岸信介,安倍晋三的姥爷,后来的日本首相。

这些被释放的人左右了十多年日本的政治走向。他们会对战争、东京审判啥态度,可想而知。靖国神社就是在他们手中建起来的。

1970年代的日本,“战后一代”成长起来当家做主,他们在新时代的日本成长教育,思想价值观与战前的军国主义遗老没有共鸣。尤其是,他们的不少父亲都死于战场。但作为天皇一直没有对他们道歉、提及责任。这在孩子们心中是个隐痛、阴影。

他们反对任何有军国主义倾向的右翼势力行动。动不动就游行示威。岸信介想要修改安保条约,扩大警察权力,加强日美军事同盟,被游行的日本人给赶下了台。

人们反战最激烈的一次,是针对日本天皇。他视察京都大学时,1,000名学生和平集会,对他打出了“我们先辈在战场上死亡,请你不要再次成为神”的条幅。这次不敬事件,是裕仁从继位以来从未遭受过的严寒。

这时是1951年,他50岁知天命,还有不到38年的活头。这38年,他注定要在寒冬里发抖。

他得了大肠癌,晚年瘦的剩个骨头。癌症在二战后的日本猛增,裕仁一生不愿为战争负责,最后死神给他做了个公正的评判。

晚年凄凉的裕仁,有一句话意境无限。

1973年5月,首相田中角荣暗地给裕仁汇报工作。这是违宪的做法。宪法不允许天皇当政。但这些遗老们对天皇有天然的忠诚。这是二战阴魂作祟。

裕仁建议田中说:“在增强自卫队计划中,不要学旧军队不好的地方,要吸取好的地方。”

这是个无足轻重的建议。

但不幸的是,被田中内阁的防卫厅长官增原惠吉透露给了记者。媒体见报后捅了个窟窿。不是说好天皇不参政的吗?怎么首相还给这个战争魔头汇报工作?

敏感中的日本人又开始了游行。

田中不得不对增原惠吉做出撤职罢免的处罚。好给舆论一个交代。

72岁的裕仁得知此事后,心里彻底绝望,没有任何神威复出的希望了,“看来,我只能是一个纸糊的摆设了。”他喃喃自语。

就这样,他仍坚挺了10年,最后郁郁而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