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日媒:说中国不尊重人权 这是偏见 /

日媒:说中国不尊重人权 这是偏见

10月28日,中国再次入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这是2013年后中国第四次入选。中国媒体称理事会成员席位表明国际社会期待中国将在人权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然而,西方国家对此期待貌似很低。日媒分析称,说中国不尊重人权。这是偏见。

《外交学者》10月31日刊发题为《批评中国人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文,文章指出,在人权话题上中国与西方国家长期存在的一个分歧。在海外生活工作的华人时常遇到对中国人权的批评,听到中国人权状况有多糟糕以及中国政府如何侵犯人权,尤其是针对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故事。通常含个人姓名和经历的具体案例被列举为反面例证,其中多是通过第三方渠道传播。有时会迅速得出结论:总体而言,中国不尊重人权。这是偏见。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长期存在分歧(图源:VCG)

文章分析,考虑到中国是经济发展仍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而且存在极大的地理、社会和民族多样性,中国过去实际上已在人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消除贫困、全面教育等方面。只有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中国人民才可能享有更富裕更健康的生活,孩子才可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公众才能在世界领先的高铁系统上享受便捷出行。

当然,就最终保护和发展人权而言,这仍是不完美的记录。正如中国媒体所指出的,更多的进步是可以预料到的,如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领域的进步。不过,将中国描述为人权滥用流氓是不公平的。为何西方许多人仍在指责中国,而且如此关注少数个例呢?换句话说,在谈论中国人权记录时,为什么独立个 案盖过了普遍事实?

每当批评中国人权记录时,外界总会提起某些活动分子和异见人士的名字,而不在乎他们的行为如何违反了中国法律。似乎无数件成就中,一个“坏故事”就可能超越所有。这是不正确的。

这类生动的个人案例所带来的心理效应或许有助于解释中国某种程度上的“尴尬”地位。文章援引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斯谟(Deborah Small)与其两位同事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为慈善募集捐款时,唤醒感性认识远比唤醒理性认识更有效。

同样的逻辑或许可用于讨论中国人权记录上:为了赢得对人权事业的“同情心”,唤醒感性认识远比唤醒理性认识更有效。这正是西方过去一直在做的事情,多数情况下(如果不是经常)列举含个人姓名和经历的例子唤起感性认识而非理性认识。简单地说,人们喜欢故事,而非数字。

文章总结称,这给中国造成尴尬的问题情景。在谈论人权时,人们似乎因为树木而看不见整个森林。那么,问题是,如何讲述中国的真实故事,证明中国在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或许报道中的数字和白皮书仍重要,但是正如沃顿商学院的研究表明的,有时唤醒情感更有效。因此,在国际宣传中,中国或许也需要讲述更多真实、个人的生动故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