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都走了 国际刑事法院面临倒闭?
安理会等国际组织公正性受到质疑(图源:新华社)
俄罗斯总统普京16日签署命令,宣布俄罗斯退出设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ICC)。据俄罗斯外交部的声明称,退出国际刑事法院是因为该法院未能满足国际社会期望,没有成为一个独立而有威信的国际私法机构。但联合国人权事务所专员扎伊德(Zeid Ra'ad al-Hussein)则指出,向来假装关注刑事问责的国家说要退出,走的理所当然,这些嚷着要退出的国家只是为了保护国家元首,免受检控。
虽然扎伊德的指责并非无稽之谈,也有各式各样的领导人为避免接受检控而不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俄罗斯退出外,对国际法庭支持率最高的非洲也从10月起,接连布隆迪、南非、冈比亚三个国家宣布退出。显然,国际法庭的公信力正在逐渐下降,而国际法的权威性也遭到了破坏。
非洲各国曾经非常支持建设国际刑事法院,在54个非洲国家中签署了《罗马规约》的就高达45个国家。但如同非洲国家对于国际刑事法庭的指责一样,该机构沦为西方大国不公正对待非洲的工具,在国际刑事法庭受审的10个国家中9个都是非洲国家。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承认,他对于国际刑事法院只判罚非洲人却对其他地区的犯罪置若罔闻的现状表示担忧。
国际刑事法院是根据联合国1998年通过的《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于2002年7月正式成立的。该机构负责审理国家、检举人和联合国安理会委托其审理的案件,有权对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反人类罪和侵略罪进行审判,追究相关个人的刑事责任。截止2015年10月6日,全球已经有134个国家签署了《规约》,并有123个国家批准了《规约》,其中非洲国家34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28个,东欧国家18个,西欧和其他国家24个,亚太国家19个,却有30个与美国签署了旨在排除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98条协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么多的国家中,美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国家并没有签订《罗马规约》,并且签订公约的国家分布并不均衡,其中以相对贫穷的非洲和拉丁美洲为主。而这也造成了前面所说的国际刑事法庭有所偏颇,专审非洲案例的独特现象。
由于非洲法律体系的薄弱,在这9起关于非洲的案例有超过一半的国家都是因为请求国际刑事法庭介入而接受审理,虽然说国际法庭是西方国家不公正对待非洲的工具有所偏颇,但这也都是因为结构的不均衡所导致的。此外,相较于一心寄希望于国际刑事法庭的非洲小国,那些游离在规约外的国家则更多的因为强大的国家实力而有恃无恐。
以美国为例,11月14日,国际刑事法院首席检察官法图?本苏达发表报告称,驻阿富汗美军有故意虐囚之嫌,因此可能犯下战争罪。此外,该报告还称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2002年至2007年间似乎也在阿富汗以及设在欧洲的秘密监狱有虐囚行为。目前,美国并非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因此,在决定开启全面调查权,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们首先将决定是否具有管辖权,以及当事国是否已调查检举相关罪行。但就目前状况来看,虐囚事件一直存在着较大政治争议,并且美国方面不太可能给予配合,而最后的审判必然很难成行。
此外,被诟病最严重的就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执政期间追随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行为。由于《罗马公约》中规定了国际刑事法庭对于侵略罪有管辖权,但是目前为止该法庭不能审判任何侵略行为,为此国际刑事法庭的实际作用,尤其是在发达国家中的作用并不乐观。
当然,国际刑事法庭绝非第一个抱着崇高目标而最终国际共同利益和个体国家利益矛盾,以及机构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而陷入困境。成立十余年的国际刑事法庭正如其背后备受诟病的联合国一样因为各种问题而止步不前。
在现实世界中,各个国际组织无不在某种程度上由大国主导,因为任何一种主要的国际机制或者国际组织的创建都离不开大国的参与。此外,国际组织的建立本就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和权利争夺后的产物。为此无论是庞大、历史悠久的联合国还是年轻的国际刑事法院,如果无法改变现有的权利结构那么这种不公平和不满永远不会停止。战后以联合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本质却是被大国绑架,而这种不平等的秩序急需改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