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太阳花发文:别拿台湾当打击特朗普工具 /

太阳花头目发文:别拿台湾当打击特朗普大陆工具

台湾“太阳花学运”发起者林飞帆、陈为廷及林倢人联名投书美国《华盛顿邮报》,质疑美国媒体对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与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通电话反应过当,所标榜的民主与自由价值,遇上特朗普与台湾却变调。

华邮网站刊出林飞帆、陈为廷及林倢的联名投书,三人都是“太阳花学运”的主要成员。

林飞帆投书《纽约时报》被拒,《华盛顿邮报》改标题后发表

林飞帆7号接受美国电视台访问时透露:“我们第一时间其实尝试投给《纽约时报》,很遗憾,《纽约时报》可能有他自己的偏好,我们后来就接到《纽约时报》拒绝刊登的消息。”

“我们后来也问了一些其他尝试去投《纽约时报》的朋友,那他们也有收到同样的反应,就是说可能站在台湾立场出发的文章,好像都被拒绝了。”

林飞帆称,转投《华盛顿邮报》获刊登的标题被改过,他们原先投书的标题是“Recognizing Taiwan does not ‘damage’ the US(认可台湾绝非伤害美国)”。林飞帆认为,美国主流媒体一面倒“触怒北京”的论点,是忽视世界任一角落包括对台湾民主制度的冒犯,愤怒台湾成为美国政治内斗的陪葬品。

“美国别再拿台湾当打击特朗普和中国的政治工具”

综合台湾媒体援引华盛顿邮报报道,在这篇题为“美国别再拿台湾当打击特朗普和中国(大陆)的政治工具”的文章中,他们阐述台湾与美国共享许多“进步价值”,却因一通电话引来美国主流媒体铺天盖地的焦虑反应,甚至拿台湾指责特朗普,这违背美国一向引以为傲的“民主与人权”。

文章称,如《纽约时报》以台湾在美国聘用的游说公司进行报道,但“明明和这通电话无关”,且游说公司签约完全符合美国法律规定,世界各国驻美大使馆也多使用这类沟通渠道,台湾却成为美媒质疑特朗普团队勾结游说体制的标靶。

林飞帆(右)和陈为廷(左)

对此,林飞帆等人说,美国媒体评论聚焦“特朗普冒犯大陆”,而没将这通电话视为能让美国与民主的台湾关系正常化的机会。

他们称,当谈到西藏人权与香港言论自由议题时,美国评论怎么就不怕“触怒中国”?而台湾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兴民主地区、首位民选的女性领导人不过和特朗普通电话,评论就变了调?

林飞帆等人认为,这一通电话不会损害到美国,虽然这通电话也有让人忧虑及不完美处,但正好提供让人反思这一不健康且早已过时的“外交惯例”与“一中政策”的机会。

文章提到,台湾面对的“外交孤立”是冷战遗绪,他们很清楚,一通电话不会改变台湾的处境,但美国媒体的反应,正好凸显台湾的困境。他们强调称,正因台美间模糊且畸形的关系,让各种谣言与暗盘得以发生,使民主与透明地监督双方互动变更困难。

但他们也批评,特朗普在推特中暗示,接听来自台湾的电话是因台美间有军售关系,这种说法和美国媒体质疑特朗普集团要到台湾投资的传闻同样让人担忧,如果这通电话仅出于商业利益考量,台湾人也很难支持。

他们声称,忽视台湾民主的价值,不仅是对台湾的冒犯,对世界上任何角落里的民主同样也是冒犯,而不论保守、自由或其他主张的美国民众,都应停止将台湾拿来做美国国内斗争的工具或是与中国大陆博弈的棋子。

林飞帆后来又在脸书上发文,称前一晚甚至有美国脱口秀主持人在节目中,将台湾称作“流氓‘国家’”,将蔡英文比作津巴布韦的独裁者。他反问,当达赖喇嘛会见奥巴马的时候,这些媒体会这样群起而上,警告“这会触怒北京”吗?

林飞帆脸书截图

林飞帆称,特朗普终究会下台,但台湾的形象一旦被塑造成形,就很难改变,他想表达的,就是曾为台湾争取言论自由,自焚而死的“台独”先驱郑南榕所说:“我们是‘小国小民’,但我们是‘好国好民’”。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