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特朗普无法承担挑战中国失败后果 /

围观中国:特朗普无法承担挑战中国失败后果

美东时间2016年12月13日 世界媒体主要关注特朗普威胁不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欧美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等。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之争

根据15年前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中国原本期待在12月12日这一天成为WTO协定下的“市场经济”国家,而美欧从此终止在反倾销中使用“替代国”价格的做法。不过在此之前,美国日本都宣布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欧盟的立场稍有不同,但仍然会采取新的反倾销手段。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认为,这次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欧、美、日担心中国已经偏离了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轨道,而中国则担心欧美国家对全球化和多边体制不再感兴趣,所以,在原先的协议的执行中有所回撤。

基于经济考虑,欧美认为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就会给予中国产品更多的优势。因此,美欧在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这个问题上是不会改变的,除非WTO做出裁决。

《金融时报》在题为《美欧应接受世贸组织裁决》的社评文章中指出,如果WTO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诉讼中裁定中国胜诉,美欧应迅速接受裁决,以免破坏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

得益于世贸组织体系下有效运转的全球贸易法律体制,世界经济吸收中国这个不断崛起的巨人的过程相对轻松。世贸组织两大成员美国和欧盟若忽视明确承诺,将是一个倒退。

特朗普无法承担挑战中国失败的后果

特朗普还没有上任就与中国打开了嘴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月13日以《特朗普无法承担挑战中国失败的后果》为题报道称,作为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表现,这位候任总统挑起了与地缘政治场上最大对手的嘴仗。12月3日,他接听了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祝贺他当选的电话,并在推特中称她为“台湾总统”。

特朗普的顾问之后表示,电话和表达都不是什么危害。一天后,特朗普又在推特上抨击中国压低货币汇率,并在“南海上建设大型军事设施”。他的外交政策哲学似乎是要遵循美国作家戈尔·维达尔提出的“我自己成功还不够,还要让其他人失败”的理念。
让美国重新变得伟大显然意味着要让其他国家变得糟糕。但这能行得通吗?

在外交政策圈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上一直有各种起伏。TPP能否成功还不清楚,假如希拉里当选,也许还有希望。将美国军队和资源转向亚洲的努力一直在与中东和叙利亚问题拉锯。而在塑造中国的战略上,现在也还说不准是全球体制改造了中国还是日益强大的中国改变了体制。但至少,美国的努力形成了一种战略。

报道称,这可比特朗普在推特上推进自己让美国伟大的目标更有的可说。

日媒高度关注南京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日本TBS系统电视台JNN13日报道说:此时正值安倍首相访问珍珠港之前,在当地要求安倍首相访问南京谢罪的声音不断高涨。

日本NHK在线新闻称,在2014年和2015年的公祭演讲中都曾提及“应该促进中日友好”的话题,但是今年却没有涉及,而代之以“中国政府举行公祭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的话语。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图源:VCG)

报道称,关于安倍首相将访问珍珠港悼念战死者,中国政府说:包括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方有很多场所可供其凭吊。NHK认为,是拿出南京事件来牵制安倍访问珍珠港。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