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2016中资海外并购失败数量创新纪录 /

2016中资海外并购失败数量创新纪录

2016年中资已完成的海外并购大增46%并创下1,050亿美元的新纪录,但也引起国内外监管机构的激烈反弹,多笔高额交易夭折。

综合媒体1月1日报道,2016年以来,中国资金对美国企业发起了大举收购。12月,海航以60亿美元收购软件分销商英迈(Ingram Micro)的交易完成交割。几个月前,这家在保险、航空和百货公司行业持股的综合性企业同意支付约65亿美元,收购希尔顿全球控股公司(Hilton Worldwide Holdings) 25%的股权。

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数据显示,中国企业达成的跨境收购交易金额达2,204亿美元,约占全球跨境并购交易金额的16%。中国化工(ChemChina)斥资440亿美元协议收购瑞士农业综合企业先正达(Syngenta),刷新了中国企业最大境外交易的纪录。

万达35亿美元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图源:VCG)

尽管过去一年中资企业已公布以及已完成的海外并购金额创出历来最高水准,但因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给买家设置更大的监管阻力,最后因此搁置的并购案数量也创纪录最高。

根据汤森路透数据,因担心中资持有战略性资产及某些并购可能引发安全问题,2016年有共计金额356亿美元的中资企业并购计划告吹,创纪录最高。2015年失败计划总金额仅为20亿美元。

路透社称,大型并购案失败最多的是在美国市场,那里是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目标。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都对中国投资进行大力阻挠,援引的理由往往是模糊的国家安全顾虑。

因美国反对,中企收购德国企业爱思强告吹(图源:Reuters/VCG)

中国政府抗议称,阻止交易是保护主义行为。然而,在2016年最后几个月里,中国外汇监管部门成了中国企业寻求收购海外企业的最大障碍之一。

出于对中国企业利用跨国收购向境外转移资金的担忧,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将打击其认定为具有投机性质的收购。允许的是“战略”收购,即对收购方的国内业务起到配合作用的收购。

截至目前,北京方面对未来交易行为的指导方针仍不明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