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国城市化战略:国家中心城市堪比选美 /

中国城市化战略:国家中心城市堪比选美

近日,中国的武汉、郑州被正式确认为“国家中心城市”。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由政府正式认同的“国家中心城市”已达9个。

北京时间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在其官网发布关于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

中国国务院先前已明确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深圳、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上武汉、郑州之后,大陆官方权威公布的“国家中心城市”目前为9个。

中国北京的无序发展已经将城市环路扩张到了7环(图源:新华社)

据陆媒《成都商报》报道,中国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一座城市的发展使命,体现的是国家的战略布局,也是位于中国城镇体系中最高层级的城市,可以说是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据称,“早在2007年原建设部上报国务院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中首次提出‘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其名词解释为: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表现为全国层次的中心性和一定范围的国际性两大基本特征。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陆一线城市人口占比偏低。如美国从1940年到2010年,大都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从50.9%提高到了83.7%。而2015年北、上、广、深常住人口合计占大陆总人口仅5.2%。但这四个城市人口规模已经很庞大,容纳能力接近上限。

陆媒报道认为,说明发展北上广不是最好选择,将武汉等其它另外五个城市发展为新一线城市,才是一种最优城市化战略。曾给北上广深划定红线,这是堵的办法,建设更多新一线城市,就是疏的办法。

此前,武汉积极争取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合肥、长沙也都显示了较大的热情,最终花落武汉和郑州,合肥和长沙错失机会。对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的定位,规划称“强化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省会城市地位”。

武汉即将成为中国的一线城市(图源:VCG)

陆媒《21世纪经济报道》称,相对郑州来说,此次“落选”国家中心城市的的合肥和长沙,在各方面实力并没有明显差距,2015年长沙的GDP还超过郑州1,000多亿(1元人民币约合0.15美元)。合肥近年来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从增速看,合肥2015年GDP增速达到10.5%,在四座城市中也处于领先位置,增长潜力不可小觑。

据称,合肥其实已经有了国家战略层面的定位,就是“长三角副中心城市”。

观察人士称,中国在策划“国家中心城市”的顶层战略时,依然是以“中央领导地方”的集权治理方式,这将导致“计划经济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地方城市群的发展。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群的扩张力度,并不符合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律。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央政府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倾斜也是各地拼命想获得跻身国家中心城市的资格,这种类似于“选美比赛”的中央政府遴选制度,将会导致“面子工程”和“数据造假”的流行。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