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习近平发出总攻令:井冈山将再成圣地 /

习近平发出总攻令:井冈山将再成圣地

井冈山将再次成为共产党中国的“圣地”,这一次的理由是,“率先脱贫摘帽”。

据中共党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消息称,“经第三方评估确认,井冈山贫困发生率实现1.6%。”

长期观察中共政坛的分析人士指,井冈山对共产党中国极具象征意义,90年前的“革命圣地”,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成功率先脱贫”,更具有现实层面的符号化意蕴。最新掌控权力的共产党集体在接过第一代创始者的“火种”,将要开始“新长征”时,重新从井冈山“再出发”——让其变成 “新圣地”或许对燃起民众内在激情有着极大的帮助。

继承者们

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在进入北京建立“新中国政权”后,原本是当年中共暴力革命失败后的收留军人的休养之地——江西井冈山获得了“革命圣地”的身份——是中国革命摇篮。

与另一处中共眼中的“革命圣地”陕西延安不同,位于江西的井冈山留有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在此创作的很多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作品在1949年之后一度是中国大陆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毛主席诗词”中的井冈山是浪漫之地——井冈山被认为是中国大陆20世纪初最具革命意识地点之一。

在中共党史中,井冈山曾是中共与占山为王的土匪、当时的国民党当局军队周旋之地,最终幸存下来。“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中共建政后,在井冈山艰难存活下来的事件以及之后的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开始的“长征”,被书写成类似于圣经里“出埃及记”一样史诗般的历史。

这些对中共后来的掌权者来说很重要——继承者们需要用“史诗般的历史”激励自己,以及鼓动起整个中国大陆民众的热忱。“中国梦”的口号里,包含着“建立一个更加尊重传统文化、更加繁荣昌盛的国家。”

相比之下,井冈山的红色基因是无法替代的。

2016年2月2日,习近平在农历春节前夕赴井冈山考察(图源:新华社)

从2013 年习近平确立了在中共的领导地位提出“扶贫策略”后,到2016年7月,陆媒报道称,习近平发出总攻令:“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扶贫,贯穿了习的第一轮的执政期。

分析人士称,中国大陆的贫困地区范围很广,除东部沿海城市和中原地区的城市外,西部,包括西南省份的贫困地区依然很多。即便是“革命老区(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共领导的发生过暴力的革命地区”也覆盖了很多省份,因此,井冈山宣称“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理由”就非常充分了。

继承者们太需要胜利的消息了——如果胜利的消息首先来自井冈山的,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在“期待”的结果。

扶贫与新长征

习近平成为国家主席后,向共产党中国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和口号,也是中共官员都要遵循的一个新目标——精准扶贫。

这是习主席众多扶贫理念中,一个颇有操作性的步骤,概况起来,就是要求官员们掌控原则——谁贫困就扶持谁。

舆论认为,中国大陆的省级官员中,最能够把握习近平扶贫政策精髓的是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陈在贵州主政期间,最大的政绩是让贵州经济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而精准扶贫使得陈敏尔成了中共政坛中遵循习近平政策的标杆。

虽然贵州曾经是“遵义会议”的发生地,那也曾经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之一,长征中毛泽东在遵义获得了最终的红军军权和党的领导地位。不过,与井冈山相比,摇篮的意象更能团结民众、唤醒精神。

习近平主席不但提出了“国家政策层面的全面扶贫”,并认为这将是党内反腐结束后,最重要的工作目标。而且,习还在2016年给出了中国已经开始“新长征”的提法。

《纽约时报》评论称,党把一个代代相传的政治试金石少为人知的周年纪念变成了狂热的盛典。士兵们的英勇无畏激发了几代中国人民团结在党及其领导人的周围。

就在几天前,习近平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商讨未来中国的扶贫工作时,习近平承认,“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

观察人士称,中共倡导的“新长征”精神是可以放置到几乎任何一个领域里,在扶贫方面,中共各级官员恐怕也得拿出“新长征”的劲头来回应习近平制定的最终目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