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围观中国:美以北京之道还治北京之身 /

围观中国:美以北京之道还治北京之身

美东时间2017年3月7日 世界媒体主要关注中国军费开支、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加强与欧洲的关系、中韩萨德危机以及中美南海博弈等。

中国军费增幅意外创新低 美媒称暗藏大目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6日刊文称,中国并不高的军费开支隐藏着更大的目标。文章说,中国宣布了自2010年以来最小的军费增长幅度,即7%左右。这似乎是北京故意设计的,部分目的是为了传递自己是亚太地区冷静且和平的力量的形象。

文章还表示,中国无疑将美国现任总统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以及侵略性的言论,视为自己获得国际领导力的机会,一个温和的军事回应,例如小一点的军费增长,就是这个战略的一部分。但是这隐藏着更大的目标,中国难以自抑地想要继续改变和增强自己的军队,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力量。

傅莹日前透露了中国2017年军费开支增幅,外界认为增幅低的令人意外(图源:VCG)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

《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6日则刊文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没有提到一件事,这引发了人们对人民币的猜测。

文章强调,在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没有承诺保持人民币总体上稳定,而他在其他类似的讲话中作出过承诺。文章还指出,这个语言上的微妙的变化表示,随着全球政治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中国领导层今年正准备实施更加不稳定的货币政策。

北京对德态度大变的幕后

德国《世界报》网站3月4日发表题为《德国突然成为中国最重要盟友》的文章称,北京足够严肃地看待新近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威胁,在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后,中国也在“招揽”德国充当捍卫世界自由贸易的盟友。德国和欧洲企业或将受益于此。

文章称,在北京的欧洲外交官说,北京最近的“魅力攻势”令他们吃惊。据与中国政府联系密切的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对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的怒气也已烟消云散。2016年,时任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出于安全顾虑阻止了中企对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的收购,因此惹恼了中国当局。但现在,加布里尔被北京视作对抗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盟友。

中国试图打垮韩国的经济

中国崩溃论大师、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Gordon G. Chang)在《福布斯》网站发表题为《中国正试图打垮韩国经济》的文章称,中国的官员正在针对乐天——韩国第五大财阀。在过去几个月里,北京已经加大了对乐天以及其他韩国企业的压力,现在仍不清楚中国会做到什么样的地步。

萨德抵韩,中韩建交25周年遭遇强势寒流(图源:VCG)

文章还说,中国试图颠覆部署在韩“萨德”的努力损害了美国的安全。这意味着美国必须支持盟友美国,这关乎美国的重要利益。华盛顿可以使用的一个战略就是中国2012年对日本使用以及现在对韩国使用的:经济恫吓。保护美国的方法就是支持韩国,支持韩国的方法就是制裁中国。北京认为它可以欺负弱小的经济体,但是中国的官员应该记住,中国的经济规模远远小于美国的规模。如果中国能够惩罚“一个小的国家”,那么美国也可以惩罚中国。

俄驻华大使谈美国阻止中国进入南海岛礁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3月6日在接受《生意人报》采访时表示,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关于阻止中国进入其南海岛礁的构想不可能付诸实施,且将来也不会得到落实。同时,他否认在南海问题上,俄罗斯进入中国的轨道。杰尼索夫称:“在我看来,这是不正确的。俄罗斯不会做对自己不利的任何事情。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源实施独立的外交政策。”

相关阅读:

《围观中国:耗时十年 中澳迎重大外交突破》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