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立新法超越小泉 安倍加速修宪再下一城 /

立新法超越小泉 安倍加速修宪再下一城

东京时间3月21日,在外界仍然注目于日本首相安倍(Shinzo Abe)夫妇的“右翼学校”丑闻时,一则突然来自日本政府的消息已经让该国各界人士感到猝不及防。就在当天早些时候,日本政府通过了以“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为核心的《有组织犯罪处罚法修正案》,并即将交付国会审议。

舆论压力下的安倍政府仍旧轻松的通过了“共谋罪”法案(图源:Getty/VCG)

分析指出,安倍政府通过的这一法令名义上以“反恐”为核心,实际上则是小泉政府时期三次未能通过的“共谋罪”(又称“合谋罪”)法案。其实际效果在于让日本政府可以借打击“有组织犯罪集团”名义有效干预任何个人及团体。这一法案的通过,对于安倍阵营的修宪进程无疑将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对于尝试借“右翼学校”事件阻击安倍的日本左翼及中间力量来说,更可算一场挫败。

安倍政府的新突破

今年2月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深陷右翼学校“森友学园”的“地价门”丑闻。在经济界观察家看来,这是安倍执政后最严重的危机。因为日经股票指数已经因此在两个月间呈现持续低迷的局面。但是,安倍政府显然并没有被这场危机及其引发的风潮所影响。就在3月21日早些时候,安倍政府在内阁会议上通过《有组织犯罪处罚法修正案》,鉴于该法案的核心是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政府时期连续三次都未能通过的“共谋罪”法案,这使得安倍此举就显出了相当的突破性。

以自民党为代表的右翼阵营推进小泉政府时期的“共谋罪”法案已经是一种长期政策。在小泉时期,“共谋罪”指组织、策划恐怖活动犯罪,设定目的是把犯罪控制在策划阶段。但是,由于相关法令对于“组织”和“策划”的界定过宽,甚至对相关言论也按此定罪,更采取较严的量刑,这使得小泉政府当时虽然占据立法优势,但仍在2003、2004、2005年连续三年受挫,该法案最后还是被废除。

相比之下,安倍政府在推动这一法令通过时就显得相当谨慎。以2015年法国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为突破口,安倍当局就称要“配合国际社会的反恐步伐”,进而以反恐为目的重新推出这一法令。在小泉的失败经验下,安倍政府从2016年8月开始就筹备相关方案,将法案适用对象由一般“团体”限定到“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并把罪名改为“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借此规避舆论打击。

乍一看,安倍政府似乎采取了一种较之小泉时期相对和缓的手段。但是,日本各界人士在该法令出炉之际就采取反对态度。因为安倍政府定义下的“有组织犯罪集团”是一个宽泛松散的概念,日本警察可以随意加以解释,并把任意团体归纳到恐怖袭击、贩毒、限制人身权利、金融犯罪和妨碍司法的五大类犯罪行为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旦该法案得以确立,则安倍政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单方面铲除自己不满意的组织。而3月21日的结果恰恰是日本左翼、中间势力所不愿看到的结局。

小泉的目标已经达成

有分析认为,近期由《朝日新闻》等媒体就“森友学园”一案展开的发难行动可能正是日本左翼、左中翼乃至中间力量为了牵制安倍,避免政府通过该法案而采取的行动。但是,反对势力长达两个多月的造势还是没能阻止安倍政府通过这一法令。

日本左翼势力目前对安倍可算无计可施(图源:VCG)

毕竟,日本媒体和在野党派缺少攻击安倍的直接证据,且安倍在“森友学园”事件中也没有明显的违法行为,而自民党更在参、众两院中占据压倒优势,这就意味着即便此番风波能击中安倍,令其政治生命受损,但仍难以撼动自民党的统治地位。

而就安倍政府第二次确立后的自民党政权来说,这一代表着日本右翼势力的团体已经在安倍带领下基本实现了小泉政府在2005年下野时希望达成的目标。截至2017年,日本政府已经解禁“集体自卫权”,成功绕过其宪法第九条。

此外,安倍还在“安倍经济学”确立期间于2013年前后开始改革劳动相关法规,为日本大企业削减员工规模提供帮助。加之他早在2006年第一次任期期间就完成了《教育基本法》的改革,进一步突出其“爱国心”教育。这使得安倍在2017年3月21日通过《有组织犯罪处罚法修正案》后,伴随着自民党及其友党在众、参两院已取得绝对多数议席,日本的“修宪”进程可以随时展开。

于是,尽管在外界看来,安倍似乎仍处在任内的危机中,但就目前局面来说,这一风波也折射出日本的反对力量已难以牵制其统治集团立即修宪的企图。安倍任内完成修宪程序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大,而他在2021年后为下一届自民党政府修宪开路更将成为一种大概率事件。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