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政治地震冲击法国 第五共和的黄昏? /

政治地震冲击法国 第五共和的黄昏?

关心法国政治的人,肯定很难忘记2002年法国大选的一幕。当年4月21日,在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时,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National Front)创始人老勒庞(Jean-Marie Le Pen)获得17.4%的得票率,意外晋级总统大选第二轮。一时之间,法国群情激愤,各种抗议活动席卷全国,此事件一直被称为法国的政治地震。

所幸的是,在第二轮投票时,为了阻止以老勒庞为代表的新纳粹倾向得势,法国主流政党罕见地组成“共和国阵线”,让右翼政党总统候选人希拉克(Jacques Chirac)同时获得本党、左派社会党乃至法共的支持,从而以82 :18的比例完胜老勒庞。

如今,十五年过去了,政治地震再次爆发。2017年4月23日法国总统大选第一轮投票结果显示,老勒庞之女勒庞(Marine Le Pen)的得票率为21.7%,仅次于前经济部长马克龙(Emmanuel Macron)23.9%的得票率,极右翼再次进入第二轮投票。

法国极右翼政党总统候选人马琳·勒庞与“圣诞老人”合影喜笑颜开(图源:VCG)

与十五年前相似的是,法国左派社会党总统候选人阿蒙(Beno?t Hamon)和右派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菲永(Fran?ois Fillon),在第一轮选举结果出炉后,一致呼吁自己的支持者在第二轮投票中,把票都投给马克龙,再次组成抵御极右翼的“共和国阵线”。

这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十五年前的脉络发展,一些分析者认为,马克龙如无意外将会像当年希拉克对阵老勒庞那样,赢得本次总统大选,从而避免重蹈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大选相继飞出黑天鹅的覆辙。而马克龙本人选后更是在豪华餐馆大肆庆祝。

然而,问题绝非如此简单。

一方面,无论马克龙是否能赢得大选,本次大选早已暴露出一些亟待反思的严峻问题。相比于老勒庞当年第一轮投票17.4%的得票率,勒庞这次的得票率达到21.7%,为极右翼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说明了极右翼在过去十五年得到进一步发展。

要注意的是,这还未必是勒庞真实支持率的反映。在此次第一轮投票时,勒庞除了要面对传统主流政党候选人,还不得不对阵一个能分散她选票的极左翼候选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所以本来在选前民调稳定领先的她,却未能如舆论所预料的那样,以第一名成绩进入第二轮投票。也正因为这样,一些法国民调均认为,勒庞在第二轮投票时将获得大约40%的得票率。一旦如此,不光极右翼自身虽败犹荣,而且将以最有力的事实表明,曾被法国“共和国阵线”敌视甚至人人喊打的极右翼政党,已然崛起为一股有可能影响法国乃至欧洲前景的政治力量。

事实上,与2002年老勒庞闯入第二轮投票后法国群情激愤不同的是,如今勒庞以更高得票率进入第二轮投票后,法国反而相对比较安静,没有太多人表示不可接受。甚至相反的是,不单十五年前曾强烈谴责老勒庞的梅朗雄保持了沉默,而且本身出自传统主流政党的法国崛起党首更是率领全党支持勒庞。这一切固然是因为勒庞在表面上比老勒庞更温和,但也说明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开始支持极右翼。

与极右翼崛起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作为传统左右两大党的社会党和共和党在此次大选上败得一塌涂地。正如一位观察者在文章里所分析的:“自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以来,这是代表戴高乐主义的主流右派政党首次缺席第二轮;而在20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左派社会党,虽曾连续执政14年,现任总统奥朗德(Fran?ois Hollande)也是社会党籍,但在这次总统选举中只得到6%的选票,可谓溃不成军。”换言之,在全球盛行的反建制潮流下,曾被视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支柱的传统主流政党,正陷入空前的信任挑战,面临着重新洗牌甚至分崩离析的危机。

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极右翼国民阵线并非如舆论传说中那么不可接受和可怕,还是说传统主流政党实在太糟糕,以至于法国民众像旅法学者龚克所疑虑的那样,“一个民族得堕落到什么程度,才能把这样一位蛊惑人心的政客视为‘当代圣女贞德’、并心甘情愿去接受她的领导?”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过去多年舆论上对于国民阵线的看法存在重大偏见,与法国实情严重背离。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则不单单揭示出非常危险的信号,更折射出法国政治之根本漏洞。

另一方面,马克龙的情况不甚理想。马克龙领导的只是一个成立仅一年之久的新党,根基欠缺,他的出线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普通法国人对传统主流政党的不信任和厌恶。

不像当年希拉克迎战老勒庞时,身后有整个“共和国阵线”的支持,马克龙现在虽然获得左右两大政党社会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背书,但不仅社会党、共和党的支持率在极左翼和极右翼的冲击下不复当年,而且共和党菲永的一些支持者在立场上更接近勒庞。同时,在第一轮投票时获得19.2%得票率的梅朗雄一直拒绝为马克龙背书,并且他的极左翼选民本身在一些议题的立场上就与勒庞的主张相似。

法国总统候选人马克龙与民众在当地酒吧饮酒,持续为大选造势(图源:VCG)

不但如此,在目前公开宣称支持马克龙的人中,除了阿蒙和菲永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之外,穆斯林群体对马克龙的支持挑动着法国社会敏感的心弦,现任总统奥朗德的支持,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坐实了一些反对者对马克龙是“奥朗德第二”的批评。

所有这一切,再加上马克龙第一轮胜选后的接连犯错,包括被媒体批评在豪华餐馆大肆庆祝和重新启动竞选缓慢,都使得他未必一定能赢,即便赢了,也难以大胜。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假设马克龙赢得大选,执政经验不足的他必将面临一个更加撕裂的法国,一个正遭受严峻体制困境、难民危机的欧盟,以及被孤立主义和右翼保守主义袭扰的西方世界。他能带领法国人摆脱困境吗?答案恐怕不会太乐观。

而且正如一些分析者所认为的,马克龙和勒庞是对立的两面,“一个是进取、开放、面向未来的那部分法国的投影;另一个则是恐惧、愤恨、感到被遗弃的那部分法国的怒号”,“这两个法国,恐怕都是真实的法国;只是,目前还没人知道哪个会拥有最终的多数”。如果赢得大选的马克龙,任内依旧不能克服正深重困扰法国的一系列问题,甚至让问题变得更严重,必将招致勒庞在五年后的更强烈反击。

一旦如此,考虑到极右翼长期对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深深不满,老勒庞甚至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缔造者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视为死敌,那么曾在二战后维系法国民主体制稳定的第五共和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危机。而这放在1789年大革命以来坎坷曲折的法国历史上,到底是一个泡沫,还是动荡历史的轮回,不可不察。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