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摊牌迫在眉睫 中国金融维稳的关键时刻 /

摊牌迫在眉睫 中国金融维稳的关键时刻

北京时间7月14日,据中国官方媒体《中国证券报》以头版头条的方式报道称:“中国政府即将召开全国金融会议”。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尚未就宣布会议具体召开时间,但据早先消息来看,会议预料将从7月14日起展开。据以往经验来看,金融工作会议将持续2至3日。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自1997年起召开,一般每5年召开一次。通常该会议会为中国下一步系列重大金融改革问题定下基调,并公布相应的机构改革等重大举措。鉴于当前中国政府将确保金融安全列为经济工作首要任务,也因此,金监部门间如何协同运作便成为此次会议的关键议题。

一般预期,此次会议将就当前金融形势以及后续的金监规范措施达成广泛共识。

据传闻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召开金融工作会议,而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将是此次会议重点(图源:VCG)

最重要的金融政策风向标

1997年11月,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以“化解金融风险”为主旨召开了首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据了解,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政府就拯救国有“四大行”与成立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和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达成共识。

此次会议不仅打破了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一行独大的现况,也构成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一行二会”的初步架构。自此,金融工作会议与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划上等号。

2002年初,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随即面临着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亟需建立起更加现代化的金融监管体系。在中国政府指示下,中国召开了第二次金融工作会议。在会议上,各方就国有银行上市与成立中国银行监督委员会(银监会)达成共识;自此,中国金融监管奠定了“一行三会”的监管框架。

具体来说,自1997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带动金融领域从量变进入质变阶段。在这种幻境下,如何强化金融的监管,使其从以往混业监管的超级央行转型为分业监管的“一行三会”成为中国政府在金融领域推动监管的首要任务。

然而,自2002年以来,随着“一行三会”架构的持续完善,中国的金融监管已走上了专业分业监管的现代化金融管理道路。过去10年间,在大方向明确情况下,金融工作会议大多聚焦在监管推行路径,而非“一行三会”间政策协调上。然而,金融“去监管”政策的推动也给中国带来了资产泡沫与金融风险。影子银行体量快速膨胀意味着金融机构持续通过“走后门”的方式为资产市场注入源源不绝的资本,这也提高了金融体系失灵的风险。

持续深化金融监管机制

随着金融混业加速发展,分业监管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譬如2015年中国股市产生的巨大波动就是一鲜明的例子。此外,自2016年以来,面对中国外汇储备不正常流失,李克强总理一席“内鬼掏空”的讲话更让金融监管改革浮上台面。

在监管制度尚未完善情况下,分业监管模式造成了极大的监管盲区。也因此,如何整合“三会”职能,起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则是改革如何推进面临的主要问题。对此,有传闻指出,去年6月时,中国政府开始就金融监管改革寻求内部共识。

据指出,在向各界广泛征询意见并参照国际上现行金融监管模式后,中国政府内部一度倾向在“超级央行”或“一行一会”间进行选择。然而,到了2016年底,面对金融风险持续上升,中国政府在金融政策上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金融维稳取代金监部门架构改革成为首要任务,“一行三会”框架调整的传闻也因此烟消云散。

自今年2月以来,在中国政府授意下,金监部门就金融反腐发起猛烈攻势。据了解,央行在这其中扮演起关键的串联作用。随着金融反腐成果不断积累,中国政府对于是否迫切需要调整“一行三会”架构进行反思。

也因此,近期,在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前夕,有相关人事曾放话表示:“原先外界推测的创设超级监管部门可能不会是最终方案”。取而代之的将是,可能以“金融协调委员会”的方式设立“一体化协商机制”。对此,各界正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