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褫夺港议员资格传递出的真实信号 /

褫夺港议员资格传递出的真实信号

香港法院已就去年10月香港立法会宣誓风波的另一桩诉讼宣判,裁定非建制派政治主张的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刘小丽、 姚松炎及罗冠聪就职宣誓无效,丧失议员资格。

2016年最新一届立法会组成之际,由于一些泛民主派与“港独”派当选议员的宣誓被认为不庄重,甚至有辱华嫌疑,而被香港政府先后以两起诉讼入禀法院,要求撤销合共六名议员资格。

之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针对香港《基本法》的公职人员宣誓条文颁布释法,该效力直接决定了另两位议员梁颂恒、游蕙祯被剥夺议员资格——而今次四名议员被撤销资格,正犹如之前宣誓风波的情景再现。

被政府申请取消议员资格的四议员(由左至右):罗冠聪、刘小丽、梁国雄、姚松炎。(图源:香港01)

相比起梁颂恒、游蕙祯在宣誓过程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式名称中用了贬义词,其中一人还加上了一句脏话,今次四位议员在宣誓时的言行虽不算过分出格,但仍有不同程度对宣誓的“创新”且缺乏真诚。

这些人在宣誓仪式上表现出的不严谨态度,与作为公职人员的严肃从政的义务相背离,也使得他们自己在议员任期刚刚开始之际,就被迫草草离职,更辜负了港人投给他们的万千选票。

前后两次的判决,越来越清晰地描绘出了中央政府在处理香港事务上底线的位置。北京已开始用明确的立场姿态和管治手段,来警告香港的从政者们“一国”底线是绝对不可被容忍挑战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7月1日到香港出席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时就曾强调,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

而包括早前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张德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以‘高度自治’为名对抗中央的权力”的论述,和上述人大的释法行为等,无不是以中央政府设定的底线与立场而展开。

宣誓风波中梁颂恒、游蕙祯被捕(图源:多维新闻网)

当“一国”和“底线意识”已成为中央政府治港行为中的新标签和新体现后,却往往引发香港一部分政治声音的不解甚至反弹,而此次裁决风波在香港引起的波澜,想必亦会持续一段时日。

可事实上,香港近年“泛政治化”倾向已逐渐明显,北京与香港政府在解决经济民生问题的精力因此被大量拖耗,特别当一些激进人士在立法机构中占有席位后,近来香港立法会的运作和议政成果已被“拉布”等技术手段严重延宕。而更多分离言论及街头抗争的出现,也令中央政府意识到不能再任由事态发展,养痈遗患。

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中央政府承诺香港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但过往更多呈现的迹象是,作为前提基础的“一国”,往往被忽略在“两制”的过度索求之下。一些从政者无节制地寻求自决甚至独立,已然忘记香港的属性和制度框架,却又似乎越来越成为一些舆论描述中的政治正确,这样的主张不但没有前途可言,对这座城市更没有好处,对国家主权的离经叛道只会为香港带来伤害。

而抛开陆港两地眼下面临的舆论困惑与分歧矛盾来看,中央政府近来愈发清晰的治港思维和举措,却是无疑为“一国两制”制度中“一国”的权威起到了一定强化效果。这既是对香港由于特殊殖民历史,所遗留下的负面影响的纠偏,从大原则上看,也是“一国两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国家理性运作的具体显现。诚然,此举虽会使香港感到些许阵痛,但长远来看,一定是利大于弊。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