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国民党一遇敏感议题就丧失战斗性 /

国民党一遇敏感议题就丧失战斗性 该反思了

原标题:台湾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党?

台湾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党?建议时下的国民党冷静下来,扪心自问这个问题。

首先,台湾的确需要一个反对党,这是国民党最简单的政治定位。反对党的主要使命是监督“执政”、准备“执政”。这一点,时下的国民党似乎是清楚的。

其次,在台湾这样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反对党的脾气要火爆一些。这一点,国民党似乎也清楚,也学会了“大闹议场”、“大打出手”。

第三,台湾需要一个能洞悉未来趋势、准确把握台湾前途的主要政党。遗憾的是,民进党沉溺于“台独”而不能自拔,国民党在触碰到诸如两岸、深蓝这样的“敏感”议题时,其领导层,还有其一干人马,似乎就丧失了战斗性,不时玩起马英九玩过的“温良恭俭让”来。他们的“原罪感”替代了“正义感”,深怕得罪所谓“主流民意”。在这样的议题上,国民党这些人想向“本土”、“本省”、“在地”这样的社会形象靠拢。他们似乎忘了,马英九当年用如此的脉脉温情于庄国荣、那么的无情打击于郭冠英,换来的只不过是“228”追思会上一口浓沫而已。国民党不应该不进行再反思,是右不够、笑脸不尽灿烂?还是玩右的不行、迎合的招数此路不通?

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资料图

台湾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台湾的反对党还必须是根本理念上的反对党,不仅仅应当是日常议题上的反对者。这个理念,就是台湾何去何从的问题,核心是与对岸关系的定位与处理。

在这个问题上,台湾历来是两种声音、两类主张、两大阵营。催生这个分野的,不仅仅是主观层面的教育灌输、媒体传播、政治动员等因素,还有客观层面的历史渊源、社会阶层、经济结构、生活方式、亲缘关系、政治立场等的截然不同。从未来发展看,尽管一段时期岛内还会延续上述主观因素作用更加强劲、民意依然倾向两岸维持分离的态势,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也不会延续太久。随着大陆的快速崛起、对台政策的相应调整,岛内民意的拐点应当会在可预见的将来与我们这一个时代的人不期而遇。而假如那个时候国民党早已“转型”到邪路上去了的话,后悔就来不及了。

日前深蓝团体在台湾岛内举办茶话会,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称:国民党中央应重新思考两岸未来的路线和走向;

之所以可能“来不及”了,主因有以下:

一是随着国民党“本土化”不断深化,定有其他政治势力填补国民党主动让出的地盘,国民党能保证让出的蓝蓝的地盘,就一定会比它能从民进党那里可夺取的地盘更大、更靠得住?中间选民就会那么买更像民进党的国民党的“转型账”?

二是近年来,在国际大气候和岛内小气候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已经悄悄进入政治结构重组期,新生政治人物和政治党派所觊觎的,除了极不稳定的中间选民外,不过是传统两大党──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固有地盘。国民党失去了最中坚的力量、最坚定的信仰、最正确的主张,就不怕其群众被别的政治力量蚕食?

三是假如国民党有一天从组织上和思想上都与中山先生所确立的原点告别的话,不仅仅会失去深蓝的信任,还会失去大陆社会的信任并直接影响到对台政策。届时,大陆有关方面如果再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国民党的固有政策,其情何以堪!

第四,政治信任不是一两天可以建成的。民进党建党30年了,与中国共产党远未建立信任;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固然有过数十年血海深仇,但在维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上问题上却始终是有信任的。但是,国民党不能用大陆与民进党方面某种意义上的相互试探、建立互动关系(包括最终彻底摊牌、刀兵相向这样一种“互动关系”)的过程,作为其调整传统理念、迎合岛内社会大逆流的机遇,以为可以吃定大陆及13亿民众、8亿网民。国民党这种“政治信用卡透支法”的政治代价太大、后果太严重。至少,国民党不能保证民进党内有一天不会出现“弗里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南非前国民党主席、总统,种族隔离政策终结者)式的人物。

或言之,民进党不是向温和的方向调整了才得以“执政”的吗?事实固然如此,但民进党的调整归根结底还是策略调整,不是根本理念的放弃。民进党没有废除“台独”党纲,民进党大佬、高层和骨干多没有放弃“台独”春秋大梦,社会上基本没有人相信民进党已经不主张“台独”,海外没有人相信民进党不会推动“台独”。民进党第一次“执政”时,主推“法理台独”。目前第二次“执政”,起先主推“文化台独”和“去中国化”;近期新操作表明,其要触及“法理台独”。如果说民进党的顽固性决定了其局限性,未来前景堪忧的话,国民党的妥协性也将决定其局限性,未来也会被历史淘汰。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台湾地区的宿命,是一个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框架决定的,将来任何中国领导人、世界各国领导人,都会按照这个框架思考处理台湾问题,台湾不能自外于岛外思考自己的大问题。中国国民党应当深思,不但要问台湾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党,还要问一问海峡两岸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党、东亚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党、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党!

(本文摘自台湾《中国时报》,作者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