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尼克松一语道破毛泽东蒋介石胜败关键 /

尼克松道破毛泽东蒋介石胜败关键 看好周恩来

前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因在任内访华开启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门名垂历史,1976年已经因水门事件辞职的尼克松仍被毛泽东邀请访华,并与之会面,待遇一如担任总统时。两次与毛泽东的会晤,给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自1948年成为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成员,尼克松就活跃在华盛顿,以反共的面目崛起于美国政坛。作为美国右翼反共政治家,尼克松也多次访问台湾,称蒋介石为朋友,建立了私人关系。

同时与中国海峡两岸两位领导人先后接触,尼克松难免会在脑海里将毛泽东与蒋介石作对比。辞去总统后,尼克松将这种对比分析写入了《领袖们》一书中。从尼克松对两人的分析来看,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胜负从性格上就决定了。

1972年2月28日,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右)在上海机场为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左)送行(图源:VCG)

在尼克松(Richard Nixon)看来,1920年代以来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三个人的历史。

毛泽东“打败了蒋家军队”,巩固了在大陆的统治;蒋介石“在台湾实行个人专制,不像毛那样过分自我尊大,他维护自己的威严,努力使经济起飞,鼓励在台人员保持有朝一日返回大陆的希望”;周恩来则“往往不露锋芒,孜孜不倦地工作,是保持国家机器不断运转的赤胆忠心的官员”。

在毛蒋周三人,尼克松与蒋介石认识时间最长——早在1953年以参议员身份访问台湾时就认识了,因“共同的信念和原则”(即反共)视蒋介石与宋美龄为朋友,并建立了私人关系。

而在毛泽东与周恩来中,尼克松更为看好周恩来,在《领袖们》一书中,尼克松专门用一章来记述周恩来,毫不吝啬溢美之词。“两个人中,周恩来更有远见卓识。简言之,他是我所结识的具有非凡天才的人物之一。他洞悉权力斗争的现实,在这方面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如今,这三个人都已去世了。但是,周恩来留下的遗产,在现代中国却逐渐取得了支配的地位。”

尼克松也曾专门比较毛泽东与蒋介石异同:“这也许是巧合,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东方人。毛仅出国两次,1949年一次,另一次在1957年,都是去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会晤的。蒋也仅仅离开过亚洲两次,1923年去过莫斯科一次,1943年作为四强之一到过埃及参加开罗会议。

“两人不时摆脱日常政务,长时间深居简出。毛利用这段时间作诗;而蒋则在山间散步,吟诵古诗……毛反对父亲的专制和整个社会制度;蒋反对清朝的腐败以及对外屈膝,顺便一提,他反叛的象征姿态——剪掉辫子——比毛早七年。

“他们的差异既有表面上的,也有深刻的地方,毛懒洋洋地躺在椅子上,像一大口袋土豆被人漫不经心地扔在那里;蒋坐在椅子上,正襟危坐,脊梁骨像是钢造的。毛潇洒自如,谈笑风生;我同蒋见面几次,从来没有见他有任何幽默感。毛的书法龙飞凤舞,字里行间,不拘一格;蒋的书法笔画端正,四四方方,格局分明。

“讲得深刻一点,他们把中国看成是神圣的,但表现有所不同。两人都爱这国土,但毛要清理掉它的过去,而蒋则要在上面进行建设,取得胜利后,毛简化了中国繁体字,不仅仅是为了促进识字运动,而且是为了扫除每个繁复字体的历史含义。蒋败走台湾时,在逃亡船上腾出空位,运走达四十万件古董文物,却把差不多数目的对他忠心耿耿的助手和官兵遗留在大陆。”

从尼克松的对比来看,蒋介石是一个旧时代的传统人物,中规中矩,足以守成却并非开拓之主,而毛泽东则是一个新时代人物,革命者。对于中国近代以来“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毛泽东击败蒋介石毫不意外。尼克松本人作为美国历史少有的强势总统,将宪法赋予美国总统的权力发挥的淋漓尽致,恐怕内心还是更偏好毛泽东。

由于尼克松与蒋介石会面时大多由宋美龄担任翻译,尼克松访华时,当时声势烜赫的江青也受命接待过,尼克松也将江青与宋美龄这两位“第一夫人”比较了一番。

“蒋夫人同毛的第四位夫人江青相比,比之蒋毛本人之间的对照更加鲜明。蒋夫人有教养,打扮入时,很有女性的风度,但又是很坚强的人。江青粗野,毫无幽默感,完全没有女人特点……我从来没有见过比她更加冷酷、更加俗气的人。她为我的访问安排了一个文化宣传的节目,我们坐在一起,她没有一点毛的温暖热情,也没有一点周的翩翩风度。她是如此之紧张,以致手上额上出现了汗珠。她头一句带有意见的话,典型地表现了她令人讨厌的挑衅态度。她问我:‘你为什么到了现在才来中国呢?’”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