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牛津大学新冠疫苗研制结果出来了! /

牛津新冠疫苗研制结果出来了,将进行千人试验

全世界都在共同抗情中。据报道,近日,全世界的研制新冠疫苗的科研团队中,牛津大学取得了领先优势。牛津大学宣布该机构研制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下个月底之前进行大规模的测试,接种者将达到6000多人。该团队希望大规模试验的结果可以证明该疫苗安全有效。

大多数的科研团队不得不从只有几百名参与者的小型临床试验开始,以证明研制的新冠疫苗的安全性。但是,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在疫苗研制方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他们已经在之前的试验中证明,该机构研制的疫苗对人类是无害的。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现在表示,在监管机构紧急批准的情况下,如果证明疫苗有效,他们的首批数百万剂疫苗可在9月前投入使用。比此前专家预测新冠疫苗的批量生产日期提前了好几个月。

上个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位于蒙大拿州的落基山实验室(Rocky Mountain Laboratory)的科学家们给六只恒河猴注射了单剂牛津大学研制的疫苗,这些动物随后被暴露在大量新冠病毒中。进行这项测试的研究人员文森特·蒙斯特(Vincent Munster)表示,在试验进行了28天后,6只猴子依然保持健康。蒙斯特博士表示,恒河猴是与人类最接近的物种。他补充说,科学家们仍在分析这一结果。他希望下周能与其他科学家分享这一成果,然后将其提交给同行评议的期刊。

但是,猴子接种抗体后产生免疫力并不能保证疫苗也能对人类起到同样作用。一家研制新冠疫苗的中国公司,最近还开始了一项有144名参与者的临床试验。北京科兴公司(SinoVac),此前也宣布该公司的疫苗对猕猴有效。但随着目前数十种疫苗的研发工作正在进行,牛津大学的科研成功正在成为一个行业风向标。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的疫苗项目主任埃米利奥·埃米尼(Emilio Emini)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快的临床项目。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为多个新冠疫苗研制项目提供了资金。

Emini博士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一种以上的疫苗,因为有些疫苗可能对某些特定人群更有效。

他说,生产多种疫苗也将有助于避免制造方面的瓶颈。但是,作为第一个达到如此大规模的试验,牛津大学的试验即使失败了,其实验结果也将为全世界提供关于新冠研制的宝贵信息。从而为政府、捐助者、制药公司和其他寻找疫苗的科学家提供帮助。

其他所有国家都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包括如何获得数百万美元的资金,说服监管机构批准人体试验,证明疫苗的安全性,证明疫苗针对新冠病毒的有效性。矛盾的是,由于多国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努力日益成功,新冠疫苗的试验可能会面临一个挑战---参与试验的患病者不足。牛津大学詹纳研究所主任艾德里安·希尔教授是参与这项研究的五名研究人员之一,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是这个国家唯一希望新冠感染人数可以保持几周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测试我们的疫苗。”科学界伦理原则规定,不得因为试验需求而向人体试验的参与者体内注射病毒。这意味着,证明疫苗有效的唯一方法是在病毒持续传播的区域给人体试验的参与者接种疫苗。

华人倒腾的病毒检测剂,靠不靠谱?

据新欧洲侨报报道, 疫情之下,大部分华人都居家避疫。也有一部分华人在继续生产做工。然而,非常时期对生产和经营场所的安全要求比平时更为严格,如不与时俱进及时整改,“劳模”也会变成“阶下囚”。

没居留师傅遭驱逐

4月28日普拉托税警稽查人员联同市警察总局行动队对当地华人工厂展开突击检查。检查人员在其中一家工厂内发现躲了16个工人,其中10个没居留。不仅如此,工人们既没戴口罩,也没拉开安全距离或安装隔板。

最终,57岁和45岁的工厂老板因剥削黑工遭到逮捕,其他3人因未遵守防疫法令受到制裁,10名没居留的师傅也被启动驱逐程序,需在七天内离开意大利……疫情来袭,没居留的人本就处境艰难,藏得也更小心;一旦被驱逐,又能去哪儿呢?

复工十诫,必须遵守

经过多方争取,普拉托纺织行业终于自4月27日起复工生产,相关产业链均重新启动。但因这样的复工是与病毒共存,所以必须遵守安全协议和《复工十诫》,其中包括:工厂入口处测量体温、佩戴口罩、保持至少1.8米安全距离或安装隔板、每天进行清洁且要做记录,等等。一旦犯规,将是数罪并罚。上述突击只是一个开始,随之而来的检查会越来越多!

华人工厂跨界倒货

与此同时,佛罗伦萨警方在普拉托一家华人纺织厂内查扣了28万个口罩和180套血清快检包。工厂“跨界”倒腾口罩并非新鲜事,新鲜的是病毒检测剂也有,警方又是如何发现的?原来,Livorno卫生警察在Grosseto地区一家药店发现有违规口罩在售,遂顺藤摸瓜查出供货渠道并在4月27日摸到这家工厂发起闪电行动。经查,这些物品均来自中国,已流入一些地区,但没CE认证,也无可追溯信息,涉事华人面临贸易欺诈罪的指控。

检测剂,质量靠谱吗?

血清检测剂与连花清瘟胶囊,并列为两大抗疫神器。血清检测剂可在家自测,15分钟内肉眼快速判别结果。无需上医院,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对华人同胞而言,这真是求之不得的及时雨!能把这样的紧俏货倒腾过来的人本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可为何好事最终成了坏事?

国内生产这类检测剂的厂商已有不下100家,但仅有少数几家有注册证书。国内明文规定:只有医疗机构可使用检测剂,因此必须由具备资质和经营许可的企业进行销售,而且这些企业不能销售给个人。不仅如此,中国海关还规定:自4月1日起,医药物资出口除需符合进口国质量标准要求外,还要有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截至目前,仅有26个新冠病毒测试盒拿到了这一证书。血清检测剂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灵敏度低,其便捷性恰恰是靠放弃精准度来实现的。如果华人拿到的检测剂连中国的证书都没有,如何保证质量?不能保证质量的检测剂,岂不是自欺欺人?

没CE,免费分发也不行

与其它医药用品所不同,血清检测剂被欧盟归为“其他体外诊断器械”类产品,因此申请CE认证的手续要相对简单得多。但即便有CE,也只是一个建立在自我声明基础上的安全性承诺,而非产品有效性的标志;更何况没有CE,再好的东西也是走私,必然涉嫌贸易欺诈罪,就是免费分发也不行。此外,血清检测剂的储存温度要在2℃—30℃之间,工厂车间并非规范的存放场地。种种原因,让好事变成了坏事!

做事情,就要不破不立。但重要的事情,千万来不得马虎!如今,医疗物资是热销货,也是烫手的山芋。山芋飘香,人人垂涎,但若完全无视规则,山芋也会烫伤自己的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