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多伦多的大陆社团要向香港社团学习 /

多伦多的大陆社团要向香港社团学习

(本网时评 作者:谈海)10月28日晚,由多伦多史维会主办的《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筹款晚宴在列治文山一家西餐厅内举行,来自多伦多各族裔人士共1000余嘉宾参加了晚宴,以支持史维会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筹措近50万元善款。据了解,史维会已经完成了预定筹款目标。

谁都知道,对社团组织来说,筹款是一个非常专业也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据我们解,我们大陆移民的社团组织几乎就办不起来这样类似的筹款活动,而史维会的这一次晚宴就能筹款50万,这说明了什么?

《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筹款晚宴拍卖的字画

加中环境合作理事会主席汤友志博士认为,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说,筹款、获得政府资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包括你的项目策划、筹款手段都很重要。简单说就是你要筹款做什么,我为什么要捐款、资助给你。更重要的一点是,捐款资助之前我要看你以前干了些什么,大家不会糊里糊涂地把钱交给一个他不了解的组织,当然也不会愿意这些组织把钱用到一些不该用的地方。一些有能力、有公信力就会形成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你能做一些有益社区、有益社会的事情,你就能取得公众的信任;有了公众的信任,你就能筹到款、拿到资助;能筹到款拿到资助你就有更大的能力做更多的事情,同时你也就有了资本赢得政府和社会更多的资助。另外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政府的资助又是建立在这个组织的筹款能力之上的:越具有筹款能力的机构,越有可能获得政府资助。政府资助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汤友志的一番话,关于做事、筹款、和政府资助的关系,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近年来大陆社区组织日渐增多,为服务大陆移民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尽管距大家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但毕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因为社区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也需要有能提供服务的组织。

然而,我们发现,与香港人社区比较起来,大陆人社区显得力不从心,无论是组织规模还是服务效果,都与香港人社区有很大差异。这固然有其历史的原因,香港人社区的发展历史要长一些,他们比我们来得早,这是事实。另外香港人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社会组织形态也与西方接轨,而我们来自大陆的移民从小就没有接触过类似的社区组织与社区服务,经验自然就不如别人,这也是事实。香港人移民加拿大口袋里的钞票比我们大陆移民多,英语普遍比我们好,这还是事实。于是有些人便总是把这些先天不如人的条件挂在嘴边,以此来开解为什么大陆人社区组织显得力不从心的理由:不能老是抱怨,香港的社区机构占了先机,使得我们后来的大陆社团分不到政府资助这一杯羹了,我们大陆社团更应当从自身上找原因。

从道理上说,我们的理由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独独少了一点分析,除了这些理由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尽如人意?就拿最近几年来说,本来就弱的大陆人社区组织总是会有一些花边新闻传出来。有的组织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为此甚至撕破脸皮闹上法庭;有的组织好不容易争取到一点政府拨款,不想怎样去做事,却先琢磨自己怎样捞点好处;有的组织将有限的资金挪作他用,引起社区的强烈不满。想想看,如果这样的事情整天伴随着社区组织纠缠不清,你让社会如何看待?社会不买你的账,你如何筹款?筹不到款,组织如何生存发展?政府能给这样的社区组织拨款吗?政府是决不肯把白花花的银子交给一个没有什么公信力的组织的。如此下来,我们的社区组织也进入一个循环通道,不同的是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其结果可想而知。

随着中国的发展,目前大陆人社区规模仍在快速发展,新移民越来越多,社区呼唤更多的组织为大陆人安家落户提供服务。应该说,以为大陆人社区提供服务的组织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挑战,何去何从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希望我们的社区领袖们虚心一点,放下身段,多向别人学习一点东西,把自己的活干好,还是那句老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实在在的为大家做一点事情, 想不得到大家的尊重都难。

《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筹款晚宴就在这里举办

嘉宾合影

参加筹款晚宴的孩子们

美丽的义工

筹款晚宴出售《南京大屠杀》等书

后面的西人夫妇是《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导演和制片人

主持人英语、国语、粤语轮番上阵

国会议员邹至蕙到场支持

晚宴上西人面孔并不少见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