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环球华报社评:华裔参政的四大变化 /

环球华报社评:华裔参政的四大变化

失去了12年的执政地位,自由党此时的心情可谓五味杂陈。

从缺乏强大反对党的一党独大到“换党做做看”诉求的实现,加拿大人民在不到八十天的时间里,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政党轮替,本是民主政治的常态,虽然很多华人基于许多理由以及一些东方文化特有的情愫,对自由党的执政还有许多不舍,但选举已经决定了国家未来前进的道路,这正是加拿大民主的果实。

执政已经12年的加拿大自由党政府在一片经济繁荣的今天,却落寞下台,令不少人扼腕。权力的傲慢和对腐败的漠视,成为结构性的弊病。这证明了,如果不守住清廉的底线,任何经济的繁荣都不会让选民宽恕。其实,_正打败自己的不是保守党,而是自由党本身。

华裔被认为是这次选战的最大赢家,华裔候选人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纵观选战的过程,我们不难看到华裔社区四个喜人的变化。

华裔参政群体初具雏形。本届加国联邦大选共有十九名华裔参选,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共有五人成功当选,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自郑天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选为国会议员之后,华裔进入加拿大最高政治议事堂的旅程一走就是半个多世纪。期间,曲折迂回、历经艰辛,与其说是参政,不如说是点缀。而如今华裔在国会不仅数量上升,而且政党分布也非常多元,除了代表自由党的陈卓愉(Raymond Chan)、还有保守党的麦鼎鸿(Inky Mark)和庄文浩(Michael Chong)、新民主党的邹至蕙(Olivia Chow)以及魁人党的黄美丽(Meili Faille)。不过,按照华裔选民的比例,华裔在国会的人数还是偏少,但目前可以说群体的雏形已经形成,这种变化是和华人新移民不断增多相呼应的。

华裔的声音获各政党空前重视。人头税这个讨论了二十多年没有任何结果的问题,前所未有地被成为选举的重要议题之一,迫使各个党领纷纷表态。自由党更是推翻了原先与全加华联签署的“不赔偿、不道歉”的协议。另外,关于学历认证、家庭团聚、亲子教育等移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各党都在政纲中给予了积极回应。联邦自由党与保守党甚至先后宣布,将分期取消或降低征收新移民975元登陆费。事实证明,华裔只有提出和加拿大主流价值相一致的诉求,我们的声音一定会引起重视。

华裔的诉求主流媒体高度重视。选战开战之后,包括《国家邮报》、《温哥华太阳报》、《多伦多星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包括人头税在内的华人社区议题进行了深入报道。《温哥华太阳报》还为华裔时事评论员开设了专栏,并在“读者来信”栏目中发表各方不同的观点。

主流媒体的关注,说明华裔群体在不断地壮大,并在关键少数中发挥著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华裔社区投票取向日趋多元。过去华裔社区都被认为是某个特定政党的“铁票”部队,但这次选举情况已经大为改善。从投票结果可以看出,在东部地区这种变化更加明显。

根据上一届联邦大选的统计,有超过70%的选票投给了单一政党,但这次大选临开票前的统计,自由党和保守党的支持率不相上下。过去华裔移民对自由党的多元文化政策心存感激;加上保守党移民政策的相对生硬和哈帕(Stephen Harper)亲美的立场,令不少华裔对保守党心存成见。如今,随著华裔参政议政能力的加强,他们逐渐抛离了追随单一政党的习惯,寻求取向的多样化。他们透过政治人物头上的光环,将他们看作“政治从业员”者,并学会用选票惩罚那些言而无信的政客。

加拿大选举事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这次大选的投票率大约为65%。一些华人机构在大选前的意向调查则显示,有约75%的华人选民表示会参加投票。这充分说明,华裔正通过积极地参与,来体现作为关键少数的力量 ,这正是华裔选民参政议政水平逐渐成熟的表现。(环球华报评论员)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