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糊弄加拖延 市府竟如此对待市民索赔 /

糊弄加拖延 市府竟如此对待市民索赔

(本网编译) 按照本市条例,市民由于道路坑洞、树枝断落等因素而造成的财产损失,可以让市政府提出索赔。然而,据多伦多申诉专员克林女士(Fiona Crean)近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在过去的至少5年来,市府对这种市民的索赔一直采取拖延和回避的态度。在一些案例中,市政官员甚至有“糊弄”民众之举,回信说正在调查,其实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市府拒绝索赔率逐年上升

据悉,本市在2009年设立申诉专员办公室,此后市民的投诉便川流不息而来,所以克林女士决定对2005年至2010年市府收到的索偿申请研究分析。

本周三(10月19日),克林女士的办公室公布了名为《坑洞、洪水和断枝:市府如何处理市民索赔》的报告,揭露出市府对市民索赔案的态度之劣,令人咋舌。

这份报告长达51页报告显示,2005年至去年7月期间,市政府一共收到了1.2万多起、总价为200多万元的市民索赔案,大部分是路坑洞和树枝断落等财产损失纠纷、施工纠纷和污水洪水倒灌进地下室等而造成。其中95%的路面坑洞索偿申请﹑98%的地库污水倒流索偿申请﹑89%的树枝损毁索偿申请都被市府置之不理。

数据还显示,市府拒绝赔偿的比例日益上升。2005年,76%的坑洞索赔被回绝,去年这一比例上升至97%;树枝断落索赔回绝率从2005年的78%上升到去年的99%。

糊弄加拖延:市府如此对待市民索赔

克林女士表示,市府没有调查事件便拒绝赔偿,而拒绝赔偿也全无根据可言。市府与申请人缺乏沟通﹑档案结束也没有通知申请人。在一些案例中,市政官员甚至有“糊弄”民众之举,回信说正在调查,其实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例如,一名汽车司机驾驶时车辆被路面坑洞损坏,要求市府赔偿100元。市府回信称,调查结果显示市府已做足了适当的维修标准,所以不予赔偿。该名市民要求市府提供详细资料,但是被告知要走《知情法》(freedom of information)的申请程序。克林女士经过调查发现,事实上市府工作人员既没有去取得更详细资料,也没有做过调查,他的说法既不准确,又误导。

在另一起案例中,一棵路边的树倒下、砸毁了一户人家的露台,该户人家遂提出索赔,但是市府称经过调查,树木很健康,所以拒绝赔偿。事实上,市府的工作人员根本没有调查过,连树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除了“糊弄”市民,采用“拖延”手法也是市府拒绝赔偿的一个手法。报告显示,在专员办公室仔细审查的62起索赔中,32%被直接回绝;21%在没有通知索赔人情况下直接结案;平均每起索赔回覆报告时间是4个月,有些要等14个月才能得到回覆。

有一起案例是一户人家的下水道倒灌造成地下室淹水,市民向市府提出了1.2万元的赔偿。该户人家等了9个月之后接到回信,仅仅称可能是落叶堵塞了下水管,并拒绝了他们提出的赔偿,而且没有给任何理由。

市府高层承诺改经客服

专员坦言,市府将开支减到最低是对纳税人应有的责任,但是也应该公正地对待市民,不应该“误导”市民。市府承诺要公正解决索赔投诉,但根本就没兑现。无法达成的事就不要随意承诺,如果市民索赔投诉一开始就被回绝的话,设立透明公开公正的调查程序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对此,克林专员向市府经理提出10点建议:其中包括正确审查索赔;不要误导民众;提供合理清晰解释等,并建议市府在2012年1月31日前出台新的更高市政保险理赔服务标准。

市长福特稍后回应,客户服务是政府的工作重点,这份报告有助于向这目标迈进。市府经理已接纳了报告书的10项建议、改革索偿程序,包括在1月31日前成立服务标准、审议索偿申请。

副市长霍利戴 (Doug Holyday)也表示,市府对待市民应该坦白一点。如果错在市府,便应该赔偿。报告书会在下星期呈交市议会,他相信市议会会要求一份详细报告,及将问题纠正。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