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一天参加两个葬礼:感受西人老人生活 /

一天参加两个葬礼:感受西人老人生活

2012年5月30日参加了两个葬礼,上午11点到多伦多参加了我的忘年之交,二战老兵约瑟夫的太太葬礼;下午在店公寓大楼一层的大楼助理管理员克里夫家参加了他为太太举办的相当于葬礼的悼念仪式。这两个葬礼形式内容虽不同,但都对逝者充满了缅怀之情,令人感动。

约瑟夫的太太.考奇(Stella Cauch)于2012年5月25日病逝圣约瑟夫健康中心(St. Joseph』s Health Centre),约瑟夫在26日打电话告诉我这件令他非常悲伤的事情,并邀请我出席他太太斯提拉的葬礼。葬礼在位于多伦多的伯乐大街(Bloor)的Turner & Porter Yorke Chapel举办,在5月30日上午11点开始举行悼念仪式。

约瑟夫在《多伦多星报》发布了太太斯提拉辞世的讣告,他为表示郑重邀请我参加葬礼特意将讣告的复印件给我送来。讣告上除了写下享年88岁的斯提拉安详辞世,深受丈夫和儿女想念外,还特别写有斯提拉离世时与约瑟夫结婚65周年纪念日只差6天。通过这则简短的讣告可以看出他们夫妇的恩爱情感,也折射出约瑟夫对爱妻的眷恋和无比遗憾之情。

1995年约瑟夫夫妇参加荷兰解放五十周年时,斯提拉与热情的女主人合影

斯提拉腿脚不大方便,每当她到我店附近的发廊做头发,约瑟夫都开车送她来。约瑟夫将斯提拉送到发廊后顺便到我店里来聊天和买彩票,所以我对约瑟夫的家庭和他太太斯提拉都挺熟悉。
约瑟夫是在二战后的1946年圣诞前从德国凯旋回乡的家庭欢迎聚会上认识斯提拉的,斯提拉是约瑟夫妹妹的同学,也是乌克兰裔的加拿大人。他们可谓一见钟情,两人相处了不长时间后于1947年5月结婚,婚后育有一对儿女,夫妇两人辛勤工作,精心培养子女,孩子们都完成了大学学业;儿子现在是TD银行的中级管理人员,女儿是牙医助理。孩子们成家立业后也经常探望父母,女儿的住处离他们只有两条街远,更是经常回家来,确实是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约瑟夫夫妇在1995年和2000年曾两次重访荷兰、德国等约瑟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2000年约瑟夫和太太斯提拉一起再访荷兰时,斯提拉的腿脚已经不大好了,走路比较困难,当地人们特意给她准备的电动轮椅。约瑟夫的身体很好,这些年来自然承担起照顾妻子的责任,特别是这两年来,斯提拉病情加重,基本上不能行走,约瑟夫照顾老伴的担子更重了。在斯提拉去世前,她入住医院将近一年,约瑟夫每天都去看望照顾老伴,陪伴老伴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替代护士给老伴喂饭等等,一位来自大陆的男性护士深为约瑟夫的所作所为感动,曾对斯提拉称赞约瑟夫说,你是幸运的百万分之一,像你丈夫这样的男人在加拿大是百万里挑一!

1995年荷兰举办隆重的解放五十周年纪念仪式,约瑟夫夫妇赴荷兰参加活动时,当时任加拿大总理克里斯蒂安与约瑟夫合影时,斯提拉为约瑟夫拍下这一珍贵瞬间

在约有80多人参加的斯提拉葬礼上,两位牧师以吟唱的形式举行葬礼仪式,诵经般的吟唱大多是用英语,少部分使用乌克兰语。悼念大厅内有许多约瑟夫的家庭照片,包括他们夫妇结婚纪念照,年轻时代合影,儿女童年照片等等,让人们缅怀这位和谐家庭的女主人。约瑟夫的儿女在牧师吟唱后分别发表讲话,他们虽然尽量想表现的轻松一些,但还是忍不住时而哽咽。约瑟夫没有登台讲话,儿女讲话期间他数次落泪低泣。我和艾娃,认识约瑟夫四十五年的发廊女老板坐在约瑟夫身后,我们都轻轻抚摸这位老友抽搐的肩膀以传递我们的安慰之情。

悼念仪式结束后,我也跟随殡葬车到Park Lawn墓园送斯提拉女士最后一程,葬礼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将写有「Funeral」的标牌夹在每辆送行的车辆左前方,并嘱咐各位司机打开紧急停车的双闪灯行驶,当我们送葬的车队从Bloor大街左转奔向墓园时,对面直行的车辆都放弃了优先行驶权自觉停下来给送葬车让路,这大概也和中国人的「死者为大」相似吧,看来东西方都有尊重逝者的文化,在中国即使有天大的矛盾也不应该在葬礼上闹场的,这也是为什么小说,电影等文学作品往往用在丧礼上砸场表现那些没有底线的恶人的原因吧。

我们到了墓园后,斯提拉的灵柩已经安放在墓地上,墓穴已然掘好,挖出的土推在一边培成了一个圆丘,用毯子覆盖了培土,上面放了一些鲜花和塑料花。在斯提拉的灵柩安葬前,有一个小的仪式,每位来送行的人手持塑料花(这是殡葬服务公司一条龙服务提供的,为了省钱没用鲜花),简短祷告后将花束放在棺木上。约瑟夫就坐在斯提拉的棺木前看大家为他的爱妻送行,最后约瑟夫起身把摆放在棺木上的花束整理齐整,我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约瑟夫弯腰轻轻摆放花束的动作,似乎看到约瑟夫尽量让喜好整洁,讲究仪表的太太斯提拉以完美的步履进入天国心境。
最后的仪式结束后,约瑟夫请大家去饭店吃午餐,我没有去饭店就餐,与约瑟夫握手告别,希望他节哀,约瑟夫此时恢复了他干练,直爽的个性,我感到有些欣慰。

每个人都有结束生命的那一天,享年88岁的斯提拉女士与珍爱他的丈夫约瑟夫先生相濡与沫65年,这世上有多少人能拥有这样的婚姻呢?又能有多少人几十年每周一次驾车带太太去做头发呢?斯提拉是令女士们羡慕的幸福妻子,祝愿她一路走好!

我的忘年老友,约瑟夫在与他生活了65年的爱妻斯提拉离世后是对他最大的打击,因为几十年朝夕相伴的情感无论如何是难以磨灭的,从那则简短的讣告中写下的「斯提拉辞世时离他们的65周年纪念日只有6天」就可以看出,约瑟夫对他们结婚日子的深刻印象,但是我坚信经历过浴血洗礼的老兵一定能够渡过这段艰难的时刻!祝约瑟夫先生健康长寿!

参加完斯提拉的葬礼返回到店内已经2点多了,歇息了一会儿大楼管理员助理克里夫来了,他要在自己的后院为10多天前去世的太太琳达举办个悼念仪式,欢迎我去参加。里夫到我们大楼当助理员大概有三,四年了,他就是我在《走狗运的胡涂虫》中对堵住停车场出口的违章车束手无策的那位助理管理员。克里夫和太太琳达住在大楼里的一层单元里,他们夫妇是从加拿大的东部海洋省份新布伦斯克迁来的,琳达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赋闲在家照顾克里夫。

两人时常到我店里来,他们都保持了小城镇居民淳朴实在的本色,为人爽快热情,我们很快相熟了。琳达喜欢宠物,特别喜欢猫,她除了养两只猫外,还收集了百十来个形态各异的陶瓷猫;她也喜欢小孩子,来买东西时若是看到我儿子在店里时常给他一块钱,说一句,放到你的储蓄罐里吧(Put it in your Piggy Bank)。

克里夫夫妇看着和我们年龄相仿,刚开始以为他们没有孩子呢,后来克里夫的女儿来店里买东西才知道克里夫和琳达是后走到一起的,琳达也有个儿子,他们两人结婚十年了但没有共同的子女。尽管是各有子女的半路夫妻,不过两人的孩子都不在身边,他们相处的很好,言谈举止都挺协调的,看着也有夫妻相。

他们家住在一楼,有个小后院,夏日里经常烧烤,总有些亲戚和朋友在院子里喝啤酒,聊天,听音乐。琳达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圣诞之前,早早地装点了屋里院外的各种灯饰,在冬季的夜幕下,她家院子里旋转闪烁的椰子树彩灯耀眼夺目,很有节日气氛。夏日里,琳达在后院的木栅栏上悬挂花草,加拿大国旗和他们家乡的省旗。克里夫的收入不很高,但两人免费住在楼内,有时候克里夫还趁着晚上、周末帮别人干点零活,两人过着加拿大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平凡,安逸。
然而,去年春天,克里夫到店里对我说琳达去医院检查,发现胆囊上有个肿瘤,医院安排了加急手术,琳达那天做了手术,过几天就会回家了。琳达手术后回家休养了半个多月,克里夫陪她到我店里来,琳达看起来身体很虚弱,不过她和克里夫都说需要活动有助于早日康复。琳达手术后在家里先通过药物点滴治疗,可以随便走动,到我店里买东西时还让我看了她腰部挂的药瓶和联通到锁骨下静脉的导药管,她在向我解释这些事情时尽力显得平静,但还是能看得出来那种渴望生存的紧张。琳达随后接受的化疗,射线副作用不仅让她掉了很多头发也损害了她的消化系统,她的舌头肿大,消化道也受了损害,有段时间只能进补流食,身体消瘦的厉害,琳达昏厥过几次,克里夫叫了救护车送她去医院紧急治疗。

琳达身体最虚弱的时候住院治疗了近一个月,她出院后看起来好多了,在2011年圣诞节回故乡探望了父母。她在老家探望父母期间状况不大好,曾经看过急诊,只陪伴父母三周就返回来了。琳达从新布伦斯维克回来后,2012年1月28日晚上他们夫妇到我店里来,我知道琳达的病情凶多吉少,给他们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作纪念,后来将照片发给了他们,两人都挺高兴,琳达还特意来店里谢谢我。

今年三月份后,琳达的病情越来越重,她去了几次多伦多的肿瘤医院,又在密西沙加的医院住了一些日子。后来听克里夫说,和琳达十七年没有联系的大姐将她接到了家里,克里夫为此很生气,听他和别的顾客聊天时,那位向他表示友好和同情,抱怨琳达姐姐的做法。

五月下旬,约瑟夫太太斯提拉去世前,我听说琳达去世了,向克里夫表示慰问时问他琳达何时去世的,他说不知道,琳达去世后,葬礼都举行完了,琳达家人没告诉他。我以为他们没有结婚,克里夫说他们是正式结婚的,马上就十周年了。这个我就不好说了,我只能对克里夫表示一些同情和慰问,对琳达表达一下哀悼而已。

因此,克里夫告诉我5点钟在要给琳达举办个悼念仪式,我当然要去。我到了克里夫家,看到小小的院子里坐满了人,我都认识:大楼里的两个管理员(Super),楼内居住的警官史蒂夫,还有林兹等其他四位楼内居民,再加上克里夫和我一共九个人。克里夫在院子里木栅栏上挂着布伦斯维克的省旗,上面贴满了他和琳达的照片,我拍的他们的合影也贴在了上面。院子冰柜里和地上有啤酒,饮料等,大家散座着喝酒聊天。在5点钟,克里夫简单地说了几句,欢迎大家来参加琳达的悼念仪式,他和琳达结婚十年,琳达只有43岁,这么年轻就离开了人世,令他心碎。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