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假如今天就是末世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

假如今天就是末世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和好友说起圣诞假期的计划,好友说,她们今年的圣诞家庭聚会要提前,因为到了圣诞日和狂欢日就“太拥挤了”,又说她要在21日参加一个“世界末日”的欢庆活动。我想她和别的人要庆祝的应该是“世界末日的不存在”这样一个主题吧,如果是相反,大概就没有时间开party了。

多亏朋友提起,我这才恍惚记得是有一个2012年世界末日的说法。好像是说根据玛雅人的日历,到了2012年21日这一天,地球及整个人类文明都将不再存在。至于地球怎样被毁灭,据说是因为有一个叫Nibiru 的外星会和地球相撞的缘故,就好像六千五百万多年前造成恐龙绝灭的那种地星相撞一样。

我一边感叹着朋友对全人类及自身生活的高敏感度,一边对自身浑然无知、麻木迟钝的感觉有些失望。为什么我很少有像朋友那样“童心未泯”、“倾心倾情”的生活态度呢? 诚然我可以说我从一开始就不相信玛雅人的日历、不相信“末世来临”的说法,所以当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后来更有玛雅学者、连同NASA的科学家出来辟谣,以证明“世界末日”的不可信,但万一呢?

这倒不是说我一定要说服自己相信“世界末日”的真实性,而是,万一有类似的大劫难大毁灭到来的可能性,我准备好了吗?

好像是这一鼎警钟敲得还不够响,无独有偶,周日早晨先生做礼拜回来,即不绝口地称赞当日牧师的演讲,说其“深入浅出,将很深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又称其所讲“发人深省”。问他究竟牧师讲了什么题目,他这才说讲的是:面对死亡,你有所准备吗?

题目并不是最新鲜的,可是很显然这个牧师懂得怎样讲道。他从一个葬礼开始,讲最近他给一个中年教民做了葬礼祈祷,那个教民的家人告诉他这个教民是因心脏病故世的,死前没有一点儿不适的征兆,突然就走了,搞得家人完全不知所措。想来那个教民自己也有些措手不及,因为他连遗嘱都还没有立好就撒手人寰了。由这个临终前对物质生活方面准备不足的事例,牧师又引出另外一个关于为精神生活作准备的故事:他给一个临终的女人做祈祷,然后问她是否都已经准备好?女人说是的她的财产债务工作都已经有所交待……牧师说我问的不是这个,女人于是说,是的,其它方面我也已有交待,我衷心地感谢了那些善待我的人,原谅了那些曾经中伤过我的人,也请求那些被我伤害过的人的原谅……我现在心里非常平静,即使现在就走我也无牵无挂……很显然这样的“有备而去”的走法正是牧师此番讲道的中心思想。

别说死亡,就连疾病,我们也常常是“讳疾忌医”的多,更不要说对死亡的预期和准备了。对于死亡,我们大多数人的态度,正如那个中年教友一样,从来都是设法回避,因此完全没有准备,最终只能抱憾上路。而那个女教友,远在死亡来临之前,不但有条不紊地处理好了自己在尘世的琐事,更重要的是她本着感恩、宽容、谅解及和平的心态来了却她在尘世间的人事感情纠纷,以期让自己的精神升华到一个平和安宁无忧无虑的“极乐世界”中去。这样的走法,大概是我们每个人都所希望的吧。

当然了,如果我们把这位牧师的讲义仅仅理解为“如何在临终前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后事”,就有些太过狭隘了。很显然,牧师的教义在于:假如有一天死亡不期而至,你走的时候是遗憾无穷呢还是宁静如常?

要想在最后的那一刻说声:“就这样吧,我已心满意足,现在带我去另一个极乐的世界吧”的准备工作,并不是在被诊断出了心脏病乳腺癌或者接到病危通知的那一刻才开始的,而是在我们意识到最后的时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不期而至的时候,就应该有所准备了。

这种准备工作,是需要花费我们一生的时间的。虽然明知我们的生命是有时限的,但蒙上天垂怜,毕竟给我们几十年尘世的人生,不长不短,正好够我们好好地享受一回尘世的美好。
由此,令我想起高中的好友虹,她是人如其名,非常地乐观向上,彩虹般明朗。曾问她因何可以做到每日如此快乐无忧?答曰:“我总是假设明天就是我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日,那么今天我应该怎样活呢?”。如今人到中年的她,仍一如既往地年轻、快乐、充满激情。

也许,“活得像明天就要死去一样”不一定是在“末世”才许的愿望?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