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家庭医生如此胆大妄为 到底应该谁负责? /

家庭医生如此胆大妄为 到底应该谁负责?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多伦多地区一位华裔家庭医生在诊所内张贴收礼要求和病人要为多问一个问题而付费的新闻曝光之后,在中文网上和电台的讨论节目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尽管大多数网民和听众庆幸自己没有碰到这样的医生,但还是有不少人表示:这种类似的事情确实存在。

据听众反映:并非所有索礼的家庭医生都敢于那么张扬,将自己的奢求堂而皇之写在纸上公告病人。但实际上,家庭医生在看诊时限制病人的提问,明示或暗示病人送礼的事即便不是频频发生,也客观存在、时有出现。

有的诊所刻意在前台陈列摆出病人送的贵重礼品和包装精美的瓶酒,以显示医生所收到的东西之多,让别的没送礼的病人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也有的医生因为病人回国或外出旅游,需要开多一些的药物时,就会不失时机提醒病人:自己喜欢某某地方的某样东西,如果病人“听不明白”、无动于衷,那么回来之后,就要加倍小心医生的态度了。如果病人就诊时正值中国的传统佳节,通常情况下,应景的月饼等礼物更是往往不能缺少。个别病人由于这种事情的长期困扰,不得不因此后备了多名“家庭医生”轮流看病问诊,以减轻“负担”。

对于媒体曝光的个别家庭医生限制病人提问及列明收礼清单一事,也有一些“好心”人竭力为之辩护。他们认为:因为我们有些病人每次看病总是抓不着重点,从头问到脚,甚至还帮家里人问诊。这就严重影响了医生的看病效率和增加了其他病人的等候时间,所以医生才不得不限制发问次数。

关于收礼之事,也不能全部怪责医生。有的病人为了得到更好的服务,就是经常有意无意地借各种理由给医生送礼,甚至连前台的接待员也送上咖啡和糕点。医生写明清单告诉大家:自己希望收到什么样的礼物?这只不过是不想辜负了病人的一片“好心”,避免造成浪费罢了,所以不应该予以责备!

上述的这种为个别家庭医生不良行为开脱的言论,虽然振振有词,但还是难以服人。应该说,在多元文化的加拿大,在医患关系方面,虽然从理论上讲:双方是平等的。但是由于语言沟通、病理知识、对医疗系统的陌生以及患者的心情影响等种种因素,病人在医患关系方面,始终还是处于弱势。

由于病人对自己病情的紧张和不明白,也难免对讲同一种语言的家庭医生抱有更多的期望,从而在看病时问多几句。病人在事后送上些礼物,如果价值普通,那也属人之常情。如果太过贵重,医生还是应该从职业道德出发,婉言谢绝。绝不能打蛇随棍上,顺水推舟,甚至列出清单、开口索要,这样做与乘人之危并没有两样。

病人为了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而送上重礼,这类事情的发生,是他们处于弱势地位的一种无奈和不得巳的表示。如果我们的医生不懂得体谅和关心,反而以为这是理所当然之事,甚至再狮子开大口,将高档海味、鲍参、红酒都列入索求清单。这种做法,不仅缺失了自己起码的做人公德,同时也损害了加拿大的整个公费医疗体系。这样的人不应该再称为医生,只能称之为医霸!

不可否认,在现实社会中,不太守规矩给医生添“麻烦”的病人也的确存在”。但这种人毕竟是少数。对于那些看病时不顾外面等候的人有多少,事无巨细、一定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病人,医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技巧,出于善意地予以果断处理。根本不需要去生硬地限定提问次数,甚至借机私下加钱。要知道,家庭医生为病人看诊,政府巳经按次数付了费。凭什么,病人还要为了自己多问几句而另掏腰包。

病人患病本来就是件不愉快之事,因此产生的心里负担也是自然的。对于大部分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弱势的病人,医生要做的不是生硬的限制,不是暗示或者明示,让他们觉得不送礼不行。而是应该以适当温暖的开慰,表示出理解和关心。医者父母心,在那位张贴收礼告示的医生身上,我们没看见任何慈善的父母心,只见到了“后母心”。

加拿大的全民医保制度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确立的,几十年来这一系统确实行之有效,并成为了不少国家学习的样板。美国总统奥巴马几年前开始学搞全民医保,但至今还是不汤不水、没有完成。尽管加国的医保制度优势明显、广受褒扬,但问题也不可忽视。由于现在我们的医保制度是建立整个联邦法律的框架内,而负责具体领导的又是省级卫生厅。

因此这个省的经济状况、省政府的施政理念和领导能力如何?与民众能否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有很大的关系。大多伦多地区个别家庭医生敲病人竹杠一事,虽然暴露了他们在个人的医德和专业操守的问题,但也和我们的卫生监管机构长期以来对此类事情的漠视和放任不管大有关联。按理讲,医生的操守应该由医生学会来监督负责,可是若干年来,我们见过学会处理过医生的医疗事故、在行医时性侵病人以及乱开政府食物补助单等事,却从未见过医生学会对医生收礼,对病人多收费的不良行为进行过任何谴责和批评。

如今那位华人医生的大胆妄为在我们华裔社区巳尽人皆知,但安省内外科医生学会并没有就此展开任何调查。

对于个别家庭医生的胆大妄为和专业学会的如此不作为,作为安省医疗最高领导机构的安省卫生厅同样脱不了干系。他们曾经在封杀中医行医时,行动坚决、效率显著,他们对中医联合会的法律行动也毫不手软,斩草除根。

但令人奇怪的是,对于这次媒体揭露的个别医生的劣行,以及因此而可能产生的对加拿大全民医保体系的侵袭和危害,包括卫生厅长在内的省卫生厅所有官员却选择了保持缄默、什么都不做。不知道,在这些省府卫生官员的心目中:这种敲诈病人的不良事情,究竟是应该任其发展?还是应该毫不犹豫予以打击?

家庭医生公告收礼并私下加费,这虽然不是加国医学界的主流,但如果放任不管、姑息养奸,支流也会变成主流,个别也会扩大为整体。届时,加拿大是世界最适宜居住国家的美誉肯定也荡然无存了。对于个别医生如此胆大妄为的不良行为,如果安省卫生厅能够拿出当年围剿中医时三分之一的劲头,解决此事并不困难。但是,在确证无疑的事实面前,在民众的一片谴责声中,省卫生厅最终会做什么?或者什么都不做?

加拿大的全民医保体系能否继续维持并发展?百姓大众能否继续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这不是个经济问题,而是我们的医生和领导医疗卫生的官员有没有把病人的权益放在首位的问题。对于个别行为不端的医生,我们可以选择不再光顾,“炒他们的尤鱼”。对于负有领导责任的卫生厅官员,我们除了每四年一次的投票选举之外,还有别的监督制约方法吗?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