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货币贬值杀器出笼 中国经济可否回春 /

货币贬值杀器出笼 中国经济可否回春

上周,中国政府出人意料地按下了货币贬值的按钮,一时间,人民币汇率取代了A股成为社会各方议论的焦点。尽管官方媒体和权威专家纷纷现身说法,认为人民币贬值既有利于刺激出口,并且让人民币汇率朝向市场化回归,使之更富弹性。然而,这仍然阻挡不了民间的换汇行为。美元、黄金成为坊间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

央行为何采取货币贬值举措?无疑,持续疲软的出口是重要因素之一。刚刚公布的7月份出口同比增速-8.3%,前7个月出口累计增速-0.8%,低迷的出口让处于下行周期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如果这一局面难以有效抑制,将使实体经济进一步探底,并且加剧市场悲观预期。

与此同时,在美元加息预期和全球经济疲软冲击下,中国目前正呈现资本净流出局面。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外储连续四个季度下降,降幅合计接近3,000亿美元。更有消息撑到称,在过去5个季度当中,中国资本外流规模高达5,600亿美元。

人民币贬值成为当下世界关注焦点

持续的资本外流加剧了中国货币市场上的通缩情形,同时也加强了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所以,在中国政府和央行看来,通过人民币贬值,可以有效降低换汇成本,并且对冲被动升值压力,逆转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长期以来,人民币跟随美元汇率翩翩起舞,让国内出口苦不堪言,调低人民币汇率,可提升出口利润空间,进而推动出口回暖。)

通常情况下,一国通过货币贬值可以实现以上这些,但是,当前环境已经迥然不同,全球经济疲软世人皆知,经济寒冬之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均偏向于增加储蓄,抑制投资和消费。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虽然在各国政府刺激,尤其美国QE和中国投资驱动下短期回暖,但代价却是泡沫丛生,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被沉重债务绑架。

目前,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拼烂阶段,严重衰退的各国经济难以支撑消费,这种情况下,即使人民币汇率小幅贬值,也难以有效促进出口。甚者,很可能进一步引发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并加大各国贸易保护的壁垒,对中国出口造成又一轮冲击。

更重要的是,除全球经济疲软和货币甚至之外,劳动成本不断上涨,是削弱中国出口能力的关键因素。过去在文章中提到过,由于央行强制结汇政策,多年来中国基础货币处于严重超发状态。2008年之后,虽然货币供给量有所减缓,但仍然远远高于经济潜在增长率。在短期内,此举虽然降低了金融系统潜在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地产泡沫破灭,但由于4万亿基建投资铺得摊子太大,使实体经济面临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严重通缩情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调整契机,如果当时政府主动为地产泡沫降温、完善资本市场,并且缩减政府投资,通过减税方式降低社会生产成本,中国经济历经短暂通缩后势必将重新回暖,届时,中国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繁荣。但是,由于体制利益惯性因素,中国政府采取了相反的举措,通过大规模刺激强生拉动经济,这导致人力成本、要素资源价格快速上涨,并且让经济结构扭曲到无以复加程度,时至今日,中国经济进入了痛苦的还账期。

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陡增了企业的压力,在工资—价格螺旋上升下,去年以来,包括日本西铁城在内众多外企,纷纷放弃中国寻找新的价值洼地。农民工尤其蓝领工人,正在成为稀缺物种,这无疑对实体经济和人民币汇率构成重压。毕竟,廉价劳动力大军是多年来中国出口的重要支撑,反过来构成人民币升值的基础,当中国这一比较优势不复存在之时,全球跨国企业和短期资本将另寻出路,这并不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

可以说,市场信心是捍卫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关键。这需要政府采取大刀阔斧的改革。著名经济学家、前摩根士丹利董事谢国忠曾建议,中国政府需要施行1万亿减税来提振市场信心。笔者同意这一观点,但问题是,这实在牵扯到政府切身利益,被采纳的可能性不大。

任何国家经济增长,最终源于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这和强劲的市场消费紧密相连,如今,中国劳动力收入水平仅仅是发达国家的1/8,却享受着赶英超美的物价和税率。并且,社会财富大部分涌入各级政府和国有部门,使民营企业在内需不振、资本断裂、沉重税赋多重挤压下举步维艰,这样一来,迫使众多企业家由于经营无望纷纷放弃生产(参与投机),这无疑对中国经济结构改革形成深远影响。

总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目前已经进入深水区,单凭人民币贬值很难化解僵局。中国经济必须在政府瘦身、市场改革下历经一轮动态式调整,否则,很难逆转市场悲观预期。这需要政府的勇气和魄力,中国政府接下来将作何举措?人们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