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教练说:让让吧 人家这是最后一趟路了 /

教练说:让让吧 人家这是最后一趟路了

人生在世,从蹒跚学步开始,我们会走很多路,也会过很多桥,但是,究竟什么样的行程才是人生的最后一趟路呢? 估计多数人说不清。后来,我找到答案了!每当在大街上看到闪着紫光顶灯的黑色轿车打头开道,后面跟着加长的,同样是黑色的林肯牌轿车,车体外缠绕一些紫色花带,车内停放着一位走完人生道路的逝者,亲朋好友在帮助他或她去完成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旅程,通往墓地的旅程…..

十六年前刚刚登陆多伦多的时候,我就像大多数新移民一样忙着去学车,因为,在这个地广人稀的国度,本来就因为外语问题张不开嘴,如果不会或者没有车开,那就等于迈不开腿!在中国的武汉老家做小孩时,奶奶正在炉子上炒着菜,忽然发现酱油没了,她老人家只需吩咐一声,我就拿着酱油瓶跑到附近居委会开的一家杂货铺去打回两角钱的酱油,全然不耽搁炒菜的正常程序。这种情形在加拿大比较少见,这里的大多数人家都是开车去超市,买回能够一周消费的食材。

在汽车驾驶方面,加拿大和所有西方国家一样,比较注重遵守交通规则,这些规则中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路权”二字,即按规则谁有优先权谁就可以坚持自己的路权行驶,即使到了处于绿灯的十字路口也不必减速。同时,驾驶教学又强调另一重要项目,那就是“防御性驾驶”。即在坚持自己路权的同时也必须防御其他驾驶员违规侵犯我方路权,必要时为了安全而放弃路权!

例如,通过十字路口时虽不减速,但依然也要在抵达路口前左右观望,一旦发现万分之一的意外情况出现,诸如冲撞红灯的车辆,乱穿马路的行人,就有可能做出紧急的防御措施,只有在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又兼具防御性驾驶技术的情况下,我们每一位驾驶员才不至于过早地走完人生之路。

在坚持路权且防范意外的原则下,还有一种情况是每位驾驶员经常会遇到的,那就是礼让!有时候,本来该我们起步行车了,这时右前方路口有一辆车给我们打手势,希望右转进入我们前面的主路,这时我们就可以做出礼让,晚一点起步。虽然从交规来看我们有路权,这辆车应该等在那里直到该驾驶员的左侧清空了才可以出来。

在我学习驾驶的过程中遇到的一次礼让过程让我多年来难以忘怀。那天,当我在教练的辅导下自东向西行驶在Sheppard Ave.大道上的时候,一个忽闪着紫色顶灯的黑色轿车就在我们穿过沃顿大街不久从右边路口慢悠悠地转出来了。本来有足够距离刹车,可是因为我的路面经验的欠缺而迟迟没有踩刹车,最后还是多亏教练一脚下去,才不至于与那辆车后跟着出来的一个个打着双闪灯的车们追尾。我纳闷并问教练:“凭什么他们可以出来?这不是我们的路权吗?”教练反问我一句:“人家这是最后一趟路了,你也不给让让吗?”我随即恍然大悟,原来遇到葬礼车队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为那次没有主动想到要礼让那位在世界上行走最后一趟路的人感到惭愧和忏悔,尽管我是因为没有经验,也不能用“不知不为过”的俗话来宽慰自己。这些年来,只要我遇到葬礼车队,立刻就会产生一种类似肃然起敬的感觉。每次,哪怕自己有多么重要的事情需要赶时间赴约,一旦遇到紫灯闪烁的黑色轿车,我都会暂时忘记自己的事情,静静地停下来,耐心地等着车队走过去。因为,毕竟这是那位人士在世界上的最后一趟路……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5-12-05 16:48
    您已点过赞
    xiaoxx 发表于 2015-12-5 15:35

    人家是最后一趟路,你还抢,是想比他快点去投胎吧

    请积点儿口德,以便你早日投胎!  作者已经深深自责了,并且在以后驾车过程规范自己的行为。不仅仅开车礼让, 做人也要礼让。
  • @ 2015-12-05 20:36
    您已点过赞

    左转的路口大多没有左转灯,即使有左转灯时间也很短,所以左转时,前面车的驾驶员一定要看准适当的安全机 ...

    你说的是一种情况 -- 但你家里迟早也会有缺乏经验的司机,缺乏经验的司机你越催,他/她就越慌; 但更多的情况是,后面的车根本看不到直行的车况和行人的情况,只有第一辆车才能看到,第一辆被你一催冲出去了,出了事反正你也不用负责。随便大声按喇叭是非常无礼也是无道德的,如果大家都这样,你和你家人开车时也会被别人大声嘀,你会高兴吗? 就像 ls说的:“不仅仅开车礼让, 做人也要礼让。”
  • @ 2015-12-05 21:17
    您已点过赞
    礼让,好,顶一个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