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对两位真正的音乐发烧友来说钱算什么 /

对两位真正的音乐发烧友来说钱算什么

一场音乐会,只有五首曲目: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百鸟朝凤〗,〖黄河大合唱〗以及费加罗的婚礼序曲,胡桃夹子选曲。但是,这场音乐会却很成功,让不少爱乐者称道不已。这就是10月17日在多伦多艺术中心举行的〖经典乡音、世界名曲交响音乐会〗。

在海外华人社区的文艺舞台上,基本上每次演出,除了艺员之外,都会有一批没有任何演出任务的政客议员、赞助商、中国使领馆官员会跑上台去说这说那,消费观众的宝贵时光。可是10月17日的这场交响音乐会的舞台上却始终“乾乾净净”,没有见到任何与演出不相干的“达官要人”在台上罗嗦祝贺,只有指挥王燕樵不时对一些重点曲目作些音乐背景的点评和介绍。音乐会刚一开始,就让现场观众感到了与众不同。

王燕樵: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说起王燕樵,虽然他不像当今那些被炒作得“熟透了”的大腕那样名闻遐迩,可是他在中国音乐史上的贡献与地位却有口皆碑,从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到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他的不少作品不但在中国国内脍炙人口,在国际上也有影响力。难能可贵的是,在海外几十年来,他并没有停止在作曲上的耕耘和追求,在当晚的音乐会上首演的他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中提琴家之一李腾所写的根据中国民间音乐所改编的中提琴协奏曲〖百鸟朝凤〗,就是一曲音乐生动、炫技高明、好听悦耳、成功的将中国民族音乐交响化的经典示范,相当精彩绝伦。

王燕樵(左)与陈志强

今年已经78岁的王燕樵一生历经坎坷、颠沛起伏,但他始终坚持着对音乐的执著与热忱,和他交往,不用说几句,话题就自然会转移到音乐上,如果说到作曲专业,他更会滔滔不绝地分析和点评中国音乐界的现状。从他对中国近年来的音乐作品及作曲现状的尖锐批评和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对国内外的乐坛的发展相当了解,而且还持有独到深刻的见解。在熟悉他的朋友中,几乎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他是位不折不扣的真正热爱音乐的人。

陈志强:支持古典音乐的商人

如果说王燕樵在音乐上的执著,是因为他的多年专业经历的话,那么在多伦多,还有一位虽然并非音乐专业出身,但却是对音乐狂热、发烧的爱好者,他就是10月17日那场交响音乐会的制作人陈志强先生。

今年已年近六十的陈先生,他对音乐的兴趣纯粹是因为在文革时期曾经跟随邻居学习京胡拉样板戏开始,后来因为觉得小提琴更好听,又改学了小提琴。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他抱着音乐梦想投考中央音乐学院,自然由于高手林立、竞争激烈而未能如愿。此后他进入大学主攻电子工程专业。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移民到加拿大后,读过书、打过工、开过小店,后来通过房地产生意建立了自己的经济基础。

多年来,尽管陈先生事业有成、生活无忧,但儿时的音乐梦想始终没有丢弃,现在他还在跟随中国芭蕾舞团前乐队首席张云章学习小提琴,工作再忙,每天也要练琴数小时。10月17日的那场音乐会是他来加国几十年来所做的第一次与生意无关的投资,也是为了圆自己的古典音乐之梦而作的一次经济上赔本的“买卖”。

搞音乐不赚钱,搞古典音乐更是免不了还要赔钱。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如果缺了政府或商家的资助,几乎是寸步难行,更不要谈什么“可持续发展了”。当今社会,好的古典音乐会日益见少,缺乏资助就是原因之一。由真正热爱音乐、支持音乐的商家出资,让专业音乐家运筹策划搞音乐会,这是不少音乐人梦寐以求的运作模式,但是,在当今的富豪大款圈内,我们可以见到许多人宁愿一掷千金大摆豪门宴、狂饮拉菲,也难得一见他们对音乐文化事业作出一分一厘的支持。

多伦多商人陈志强先生在生意成功之余,不惜拿出数万元来支持古典音乐,而前辈音乐家王燕樵老骥伏枥、再战江湖,和陈先生一起推出了这样一台高质量、并且好听的音乐会,这的确难能可贵、让人钦佩。他们为古典音乐在海外华人社区的宏扬与普及,为华裔族群精神文化素养的提高做了一件相当有益的事。

记得著名低男中音歌唱家沈洋先生在访问多伦多时,曾经就有些专业音乐人在事业安定后就得过且过、不再艺术追求的现象和笔者进行过探讨。他认为:真正喜欢音乐的人并不一定是专业的音乐家,反而是非专业的音乐发烧友。他还说:“自己是发烧友远多于歌唱家。”可以看出,10月17日多伦多的那场音乐会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得到好评,主要还是和出资人陈志强及音乐前辈王燕樵在音乐上的坚持“发烧”分不开。

世界水准的演奏家

由真正喜欢音乐的发烧友的来打造和策划音乐会,自然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当晚的那场音乐会与我们见惯的海外华人社区以及国内来的文艺团体的演出确实有许多不同。整场音乐会由头至尾,无论是独奏、独唱、合唱、都坚持不用任何扩音设备。王燕樵认为观众出钱是来听真实的音乐,并不是听麦克风传递的音响,即便宋祖英在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演唱时使用麦克风,我们的音乐会也一定不会用,这样才对得起买票的观众。

他还认为:虽然当今的乐坛充塞了各种电子扩音设备,但这毕竟是流行通俗音乐的载体。它可以将音乐和人声无限放大、强化气氛,但这毕竟是电子化的声音,真正的音乐会和歌剧是不用的。观众的听觉是宝贵的,应该好好保护,有些本身条件不错的歌手动不动就用电声帮忙,这不是好事,再昂贵强烈的电声效果也不及人的真声。

由于制作人和指挥在艺术上要求严格,当晚的音乐会在乐队演奏、独奏独唱家的表现、合唱声部、整体音效上都相当出彩。李腾的中提琴独奏具有世界水准,这早已有口皆碑。音乐会上她运用出神入化的弦乐技巧将一首由锁呐音乐改编的〖百鸟朝凤〗,演奏得精灵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据作曲家王燕樵透露:为了让李腾用中提琴逼真地表现乐曲中的各种鸟鸣,他特地找了有多种真实鸟叫的录音让李腾听,而李腾果然不负所望,经过刻苦练习,硬是用复杂的中提琴技巧将百鸟朝凤中群鸟的鸣叫生态表现得维妙维肖、丝丝入扣、而且还极富歌唱性。

加拿大肖邦钢琴大赛得主王犁是毕业于世界著名的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的华人钢琴家。他演奏的肖邦和俄罗斯音乐之精湛已经为大众所熟知。当晚他的莫扎特第23钢琴协奏曲相当有滋有味、让人印象深刻。在安可曲阶段,他加演的英雄波兰舞曲更是气韵生动、技巧娴熟、令人叫绝。

在海外华人社区,古典音乐人材藏龙卧虎,不可谓不多,但与之成反比的是,有质量的、高水准的旨在宏扬古典音乐,不是出于政治任务和节日应景的音乐演出还是寥寥无几。多伦多的李德伦音乐基金会每年年初的〖中西汇粹新年音乐会〗是少有的纯粹宏扬和推广古典音乐的演出,但由于资源限制,每年也只能搞一次。如今,有真正热爱音乐、为古典乐发烧的成功商人出资,与老音乐家一起策划出品另一台以古典音乐为主的高水准音乐会,这对多伦多华人社区音乐素养的提高,极有好处。

在10月17日的音乐会成功举办、大获好评之后,王燕樵表示:音乐是让人听的,好听的音乐对于保持住观众是很重要的。现在社会的音乐土壤已经远远不能和以前相比。标新立异、浅薄怪诞的创作充塞了乐坛,作曲家往往不下苦功去搜集资料、采风,只是热衷于玩概念、搞新奇。古典音乐的听众越来越少,这固然与社会大环境的急功近利有关:家长可以为子女的考级紧张万分,对听音乐会这种提高素养的活动,不舍得化上时间和金钱。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好听的音乐太少。这次音乐会之后,他将去北京参加中央音乐学院75周年校庆,在讲课时会和作曲系学生探讨这一问题。

音乐好听不好听?听者最明白,好听的音乐会永远不嫌多,也肯定有市场。如果我们的成功商户在发财之余能够为提高华人社区的音乐素养做点实质性的事情,臂如成立个什么基金,让精品的古典音乐会在多伦多、在加拿大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那无异也是为社会做了件好事,这可能比腰缠万贯地登上富豪排行榜更有意义。希望在海外华人社会,真正以普及古典音乐为宗旨、得到商家大力支持的音乐会普及扩展、越来越多。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