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赢得美国尊敬的加拿大“爆炸头”外交官 /

赢得美国尊敬的加拿大“爆炸头”外交官

去年10月15日,一名加拿大的前外交官泰勒(Kenneth Taylor)因结肠癌在纽约去世,享年81岁。由于那天距联邦大选只剩四天的时间,所以加拿大的媒体并没有立刻将报道的重心放到泰勒身上。倒是在美国,一些大媒体如〖纽约时报〗和CNN都迅速做出了反应,刊登了追忆文章,大段大段报道泰勒的事迹。

美国人高傲得很,对加拿大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北面那帮土气的表兄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对泰勒如此尊敬呢?

故事要从将近半个世纪前说起了。

1980年,泰勒同妻子被授予纽约市的城市钥匙(Key to The City)

泰勒出生于阿省卡尔加里,早年在多伦多大学就读,拿到了艺术类的学士学位。其后,他南下美国就读于加州大学伯特利分校,学习工商管理学院硕士(MBA)课程。在加州,泰勒还遇到了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第四代华人女孩帕特。两人情投意合,就结了婚。

在成功取得了硕士学位后,泰勒带着结婚不久的妻子回到了加拿大,在联邦外交部任职,成为一名外交官。

在1977年,泰勒被任命为加拿大驻伊朗大使,前往德黑兰就任。那一年,伊朗自由主义反对派正酝酿革命,政局很不稳定。虽然加拿大那时候和伊朗的关系还不错,但是在那种局势下去当大使,并不是一个太好的差事。只是,那时就连泰勒自己也不会想到,这纸任命书会改变他的命运,让他从一介平凡的外交官,成为一代传奇人物。

泰勒受邀访问白宫,同里根总统一起在媒体前亮相。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推翻了亲美的君主政权,伊美两国瞬间由盟友变成仇敌。当年11月4日伊朗激进学生占领美国大使馆,将五十多名美国人扣押为人质,是为震惊世界的“伊朗人质危机”(Iran hostage crisis)。

不过,在美使馆被占领时,有六名美国人趁乱逃出。他们先后暂时躲避在英国、新西兰和瑞典的大使馆里,可是由于英国方面担心自己的使馆也有可能成为伊朗学生的目标,而新西兰人和瑞典人则认为美国人同他们的口音差异太大,很难躲过伊朗人的耳目,所以在短短的几天之后,就开始为他们寻找下一个落脚点了。

美国人把可能提供帮助的国家在脑海里挨个搜寻了一边,忽然一个人说:要不我们找加拿大帮忙吧?他们同美国口音比较像,再加上同伊朗关系还不错。

随后立刻有人反对:“啥?找那个满脑袋爆炸头的年轻人,不太靠谱吧?”

“满脑袋爆炸头的年轻人”,说得就是泰勒。在西方国家驻扎在德黑兰的使馆官员里,带着一副学生眼镜、性情柔和、光微笑不说话的泰勒并不出众,与其说他是外交官,倒更像是一个因过分羞涩在舞会上落单的年轻人。事实上,他在去德黑兰之前是主管外贸的,并没有处理国际危机的经验。

可就是这个“年轻人”,在这关键的时刻表现出了令美国人钦佩的决断和干练的办事能力。

在接到了美国人从瑞典大使馆打来的求救电话之后,加拿大驻伊朗大使馆考虑到事情紧急,没有同时任总理克拉克和外长麦克唐纳报告,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而且还责备他们为什么没有早点打电话。

随后,总理克拉克和外长麦克唐纳也接到了报告,并责成驻伊大使泰勒全权负责这些美国人的安全,等待美国方面的营救。出于保密的需要,当时知道这件事的加拿大人加起来不超过八个。

六名被泰勒庇护、营救的美国人

谁知,这几名美国人在泰勒等两名加拿大外交官的家里一住下来就不走了,一转眼就过去了一个多月。于是,加拿大外交部开始同美国方面联系,希望他们快点行动,将那六人营救出伊朗。谁知,当时美国政府上上下下已被“伊朗人质危机”搞得焦头烂额,而同那些被扣押的50多名人质相比,那六名藏在泰勒家里的美国人相对还算是比较安全,所以没有立刻想着营救。在12月13日的一次北约会议上,加拿大外长麦克唐纳再次催促美国国务卿文斯采取行动。文斯竟然问她:“我们能做什么呢”——言下之意,我们这里也无能为力,你们就好人做到底,多担著点吧!

美国人想等一等,泰勒这里可等不了了。要知道,虽然加拿大同伊朗的关系相对还不错,但是那时候局势十分紧张,加拿大大使馆也受到了监视,而那些美国人的处境一天比一天危险。如果这些秘密的“客人”被发现,泰勒还有三十多个使馆工作人员将面临很大的麻烦。

在加拿大方面的一再催促下,直到来年的一月份,美国政府才真正开始制定营救人质的计划,责任中情局成立了一个营救小组,并同加拿大合作。营救计划说起来也很简单:将六人化妆成加拿大的演员和电影摄制组成员,然后以这个身份骗过伊朗海关出境。中情局还派出了擅长化妆的特工门德斯,以及为他们准备了伪造的加拿大护照。

门德斯到渥太华接洽时一看,原来加拿大人的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已经为六个美国人准备好了全套的证件:医疗卡、驾驶执照、信用卡、社会保险卡,以及每人两本护照,万一装扮演员不成功,立刻就能换个身份。这些伪造的证件看起来同真的一模一样(政府参与伪造,能不一模一样么),门德斯看到这里,赶紧将他们伪造的加拿大护照藏了起来,省得给加方看见丢脸。

待到门德斯押送这批证件秘密运抵德黑兰之后,泰勒的营救大计正式展开。泰勒的夫人帕特出面,帮那些美国人订了离开伊朗的机票。出于保险起见,帕特在在三家不同的航空公司订了三组机票,都是凌晨的航班,而伊朗人也没有发觉其中的异常,所以没有严格检查。

在逃离德黑兰前一周,泰勒在伊朗地图前向同僚们解释他设计的逃跑路线。

另一方面,那六名美国人则抓紧时间开始化妆和熟悉新的身份,他们背了大段大段的电影剧本台词,以便应付海关的盘查。

几天之后的一个凌晨,门德斯和六个美国外交官告别了泰勒夫妇,前往德黑兰国际机场。由于事先计划周密,他们没有受到围追堵截。海关人员漫不经心地放他们进入登机口,没有多问一句,那六名美国人白花了那么多的时间背台词了。

六名美国人成功回国后,在机场打出的标语:谢谢你,加拿大。

飞机起飞了,这六名美国人借道瑞士,最终平安回到美国,受到盛大欢迎。28日,泰勒关闭了大使馆,带领剩下的二十多名加拿大人撤离。回国后,泰勒也因为成功组织了这次营救行动,被加拿大和美国政府授勋。在加拿大,他同妻子同被授予本国最高荣誉加拿大勋章(官佐级),成为本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夫妇俩同时被授勋的人。在美国,夫妇俩则被授予国会金质奖章,这是美国最高的平民荣誉之一。

在1980年代初期,泰勒被任命为加拿大驻纽约总领事馆总领事,并成美国人关注的对象,曾多次被里根总统邀请到白宫做客。

1980年代在美国媒体包围下的泰勒

卸任之后,泰勒同妻子定居纽约,但是一直保持着加拿大公民的身份。晚年的他十分低调,更喜欢同家人在一起,而不是在媒体上亮相。谈到组织那次营救行动,泰勒总是表示,任何一个人处在他那个位置,都会伸出援手。他还爱自嘲地说,这件事给他带来的好处之一是如果的士司机认出他来,就不要他付车钱。

2012年,美国好莱坞将那六名美国人被保护、营救的故事拍成了电影〖逃离德黑兰〗(Argo)。电影把这场营救描写地惊悚无比,而泰勒则沦为一个次要的角色,营救的主导者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在电影的末尾,中央情报局决定将功劳全部让给加拿大人,搞得泰勒好像成了一个无功受禄的闲汉。

虽然〖逃离德黑兰〗电影剧情严重同事实脱节,但是泰勒夫妇还是礼节上地出席了该电影在美国的发行典礼。

这场电影颠倒黑白的历史观连美国方面的当事人都看不下去了。人质危机发生时的美国总统卡特随后接受采访并声明,说加拿大和泰勒才是整个营救行动组织者,而不是中情局。可是,有几人听得到这个声音呢?在这个喧嚣的时代,一部大片可比过气的政治人物有影响力多了。

〖逃离德黑兰〗在全球引起了轰动,甚至参加了那一年的多伦多电影节,可是泰勒却没有被邀请观礼,虽然他当时就在多伦多。

从伊朗回国后的泰勒和加拿大时任总理克拉克

晚年的泰勒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