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养花种草系列14:茶花Camellia 怎么种 /

养花种草系列14:茶花Camellia 怎么种

茶花是温热带植物,原产地主要在中国及日本,由喜马拉雅山到日本本州都有。虽然茶花不喜欢太热天气,但也怕霜冻。过去在英美都当做是温室植物,在美国北部,新英格兰,及加拿大多数地方,都不能地栽。但近年来因为多次变种培育,已经逐渐向北边蔓延。多数茶花,都适宜第七区(甚至6b)以上地区地栽,有些耐寒品种,特别是日本茶花Camellia japonica 中许多品种,甚至可以忍受冬天少雪的地方。

茶花因为叶子青绿,而花朵多及美丽,一直都受欢迎。文学中都有不少,著名的是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茶花小的只有两寸直径,大的可以大到五寸。颜色除了蓝色几乎什么颜色都有,而且有双色的。此外也有单瓣及复瓣,而且单瓣的一样美丽。

茶花是少见的冬天开花的植物。要茶花孕育花蕾,必须(夏天)要有足够热的气温,及长日昼。但要这些花朵开花,又要(冬天)有较凉的天气及短日昼。而如花蕾孕育后,遇到霜冻,或冰雪,花蕾也会冻伤夭折。所以要防夏天太热,及冬天太冷。最适宜茶花生长的地方,应当是亚热带,或是稍为有荫的热带地区。但每天都需要至少三小时光照。

茶花与杜鹃一样,喜欢酸性土,我发现很多杜鹃生得好的地方,茶花也生得好。只是杜鹃更耐寒。所以种茶花的土壤应当与杜鹃相似:多有机土,如堆肥土compost,泥苔土peat moss。如果你住的地方土壤较硬(较易结块),就是多clay的土质,种时就要挖较大的洞,然后填上混合好的新土(一份,最多两份表面土top soil,一份堆肥土及一份泥苔土,另外也可以加一份或半份的沙土,园艺店出售的沙土,而非自己挖海边的沙。)

这个洞应当至少比装茶花的盆大一倍以上。(一般说来,多雨的地方,土壤较酸性。如佛罗里达州及温哥华一带,又如台湾。)如果土壤偏碱性,不仅植株长不好,甚至会逐渐萎谢。(改变土壤酸碱度,可以参见:土壤的酸碱度Soil pH。)

肥料方面最好是用专门为杜鹃、茶花及栀子花准备的酸性肥acidic fertilizer (如Camellia & Azalea Food)。因为茶花冬天开花,施肥期由五月以后到九月,九月之后就不应再施肥。特别在寒冷地方,如果在近冬季时施肥,刺激新的嫩枝生长,很可能被霜雪冻死。此外种时不要用骨肥Bone-meal,而用移植肥料transplant fertilizer。

茶花需要高湿度的生长环境,因此最好是夏天时有湿热天气,基本上,越热的地区,湿度要越高。

茶花在修剪方面功夫不大,一般只是为了维持树型。修剪应在花谢后立即进行,基本原则是:花谢后剪去花头,以免结种,浪费养份,也影响观瞻;将有病及折损的枝剪去;将交叉生长的枝剪去。此外无须大剪。

成年茶花几乎不用浇水,天雨就够,除非遇到过份炎热及干燥的夏天。而浇水时也最好是等表土干了再浇水。

盆栽茶花:

在冬天寒冷的地区,或是没有院子的人家,茶花唯有种在盆里。

但是盆不能太小,因为茶花毕竟是灌木。成熟的茶花,需要大约两尺直径及深度的盆,这样的盆很难搬动,所以最好是用下面有轮轴的盆,或是放在有轮轴的板架上,可以挪移位置。但最初时不要用大盆,一定要跟植株的大小配合。而且每一次都只能换大一号的盆。如果使用较根部所需的盆大很多,就会有积水现象及导致烂根。而且开花植物一般都喜欢逼根,逼根情况下开花状况才好。

什么样的盆问题不大,最重要是排水孔要大,及不能堵塞。所以填土之前最好用弧形瓦片垫底,以免塞住排水孔。底下最好再放一两寸的小石,帮助排水。

盆土必须是酸性土,而园艺店一般都有专门为杜鹃及茶花准备的盆栽土。自己调配的话,就必须多使用堆肥土及泥苔土。其中堆肥土必须使用消过毒的。此外加一份园艺店出售的沙土。园艺店出售的土壤一般排水性较强,也是一个优点。

盆栽茶花的浇水方面不能疏忽。如果根部全干,叶子会枯之外,还会掉蕾。但如果盆土表面还未干就再浇水,又会有根部腐烂的危险。这是所有盆栽的重点,虽然不能让盆土全干,但是如果浇水太频繁,又会烂根。所以每次浇水前用手试探盆土表面是否稍干,等表土约一公分真的干了才浇水。越大的盆,更要等表土约一寸都干了,再浇水。

但如果是夏天放在户外,天热时有可能每天都要浇一次水,所以不可疏忽。(夏天时如放户外,最好是放在有荫处。)

像以前说过的,浇水时要浇透澈,要见到多余的水由排水孔流出才算够。然后一定要等排出所有多余水份,才放回碟里。

茶花可以在四五月时开始施肥,直到九月。除了要使用酸性肥,最好是缓效性的肥料slow released fertilizer,以免有施肥过多,或是忘记施肥的错误。有些缓性肥料只要在四月时施一次,就足以维持整个生长季节的需要。

茶花幼年时可以每两三年换一次盆,每次只换大一号就好。换盆宜在八九月时进行。在逐渐换盆到最终的大盆之后,就无须再换大盆。但每隔三四年,还是需要添加或是换部份土壤。此时亦可稍为修剪。一般是在花谢后进行。修剪只为维持树型好看,只要大约剪去几寸的枝就好,此外将交叉生长的枝剪去,务使每一条枝都向外生长。有时换盆时可以稍为修剪根部,但不宜大剪。如果修剪过根部,就要多修剪些枝条。(下图:台北街头随处可见茶花树,天气潮湿温暖。下面是单主干的 Camellia japonica 。)

冬季保护:

在冬天较冷的地区,地面一定要舖上好几寸的mulch,即使这样,叶子还是会枯,但到春天就会恢复健康。

种在盆内的茶花,可以在入冬前移回室内。如果当地不是太冷,也要防盆土冰冻。一般在摄氏零下五度以下,盆土都有冻结可能。最好是在盆外加一层较大的塑胶桶,或bubble wrap,中间填塞树叶或报纸,做为绝缘体,可以起一定的保温作用。

地栽的视天气而定,如果你住地区的冬天较冷,可以用麻布,或是其他园艺店有售的horticultural fleece包裹。但如果是真正寒冷地区,这样做还是不够,一定要移回室内才安全。

下面两幅图是国际茶花协会International Camellia Society提供的。可以清楚了解茶花在冬天需要的照顾。

下面是最常听见的有关茶花问题:

为什么有花蕾但不开花就掉落?

经常是因为茶花花蕾不喜欢在有太阳时,又有水珠。这情况最容易发生在向东的地点。早上太阳出来时,露水还未蒸发。此外浇水时也不要将水浇在花蕾上。最后,检查是否有霉菌,或是白粉病。须适当处理。

茶花最容易发生的病害?

首先就是排水不好引起的烂根。其次是天太热时,会枯萎。在炎热地区,夏天应有遮荫。

茶花最常见的害虫:

一个是专侵害茶花的Tea Scale,是一种极小的白色或棕色的小虫,聚集在叶面或叶背。因为是硬壳虫,因此一般肥皂水或喷剂无效,但可以用Neem Oil消除。

另一种是更小的螨虫mites,严重的会使叶子出现棕色块状。同样的可用Neem oil或其他fungicide治理。

繁殖:

种种子繁殖要几年时间才会成株开花,少则五年,多则七年。如果要试,可先收集种子,收集种子也有方法,太早收种子不成熟,最好等其自己破壳而出。但这样就会四散而失去种子,所以有人先绑一个小袋子(纱布袋)在种子夹上,这样种子爆破时,就会跌入袋里。

收集种子后要立即种,不要让种子干了。如果不是立即种,最好是放密封的塑胶袋里,放入冰箱。

在种之前,将种子浸水一个晚上,可以帮助发芽。但种子一般都要超过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发芽。而且要知道,种种子成株后的花,未必与原株一样。

另一个较快的发芽方式是,将种子用湿的泥苔sphagnum moss包裹,然后放在一个塑胶袋里,放在无光及不是太热的地方,通常一个月之内就会发芽。当见到有芽生长时可以打开,种在小盆里,保持盆土潮湿但无积水状况。(其他参见:室内播种)

茶花发芽时会生长taproot (直根),就是生出地面的根部,见到时必须剪去,否则影响真正根部生长。

另一个繁殖方式是阡插,最好是在夏天做,因为当时的枝已成熟,但又不太硬。将枝剪下约四至五寸,下部沾些生根素rooting hormone,插入潮湿盆土中,(其他步骤参见:阡插繁殖Propagation by Cutting)

此外也可以用压条方式繁殖,这是最保险的方式,但一次不能繁殖太多。地面压条最易做,只要选一截长枝,在中间割一个切口,再将切口部位压到地面下,用石镇住。不久这切口部位就换生出根部,长成新植株。

也可以在枝条中间一个部位切一个缺口,然后用湿泥苔sphagnum moss包裹,外面用透明塑胶布封住。不久就会见到缺口部位生出根部,就可以取下植入盆中。(见:植物的压条繁殖)

阡插及压条方式都可以在两三年后成株,开花。而种种子就要七年。同时还保证新株是与原株一样的品种。

原文链接:http://www.ritagiang.com/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