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七一谈情怀 习近平从严治党再出招 /

舆论场:七一谈情怀 习近平从严治党再出招

习近平在7月1日中共95周年党庆大会上的讲话,可能是中国近二十年来反响最好的一次讲话。即便不算各大党媒上登载的“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引发某某地方热烈反响”或者“某某群体热议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讲话”,各种社交媒体上呈现出来的也都是一片赞誉,大部分网友都认为这篇讲话“声情并茂,恳切笃实,可以打100分”,甚至有网友感叹“习大大的普通话应该是领导人里最标准的了吧,堪比男播”。

除非抱着意识形态偏见,否则很难说发言的网友们都是“小粉红”。这篇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线,结构清晰,内容全面,情感充沛,特别是文采飞扬——有陆媒打出《跟习近平“七一”讲话学经典》、《读懂总书记的文化情怀》等标题,细数了讲话中那些出自《论语》、《大学》、《资治通鉴》、《三国志》以及屈原、王阳明、李大钊、毛泽东笔下的经典名句。引经据典的同时,讲话中也不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等俗语,保证理论高度的同时也做到了接地气。

习近平的“七一”讲话在大陆网友中间广受好评(图源:Reuters/VCG)

对于这篇讲话俄解读,除了10次出现的“不忘初心”,以中共党校教授为代表的学院派认为,最关键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而且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这两处表述均是第一次在习近平的讲话中出现。

过去很多年,中国在国际上始终面临着制度之争。近几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智库机构,力图证明“西方国家目前的优势在于其‘先发’,而不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制度”,但总的来说,中国在这方面与西方“吵的很累”,除了技巧不好,主要是底气不足,有一种“明明知道对方是错的,但也难以自证正确的委屈”。习近平此番提出“中国方案”,被一些评论者认为是在回应备受西方推崇的“历史终结论”——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荆棘与玫瑰共生”的路,并且已经做好了与“共享”的准备。

国际媒体对习近平讲话最关注的,莫过于外交政策的阐述。习近平在讲话中说,“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同前几次中共党庆讲话相比,此次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硬气”,蕴含了一个正在上升中的大国的自信,更有改变游戏规则、参与全球治理的决心。甚至有日本媒体结合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海洋政策和对台政策的表态,认为这种强硬的风格“更像是一篇战斗檄文”。

特别是讲话中“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一段,赢得了中国网友的齐声喝彩。有观察者称,这段讲话可以看做中国正式结束韬光养晦、宣布自身崛起、参与甚至主导国际事务的宣言,其中所指的“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等,无异于“点名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国已经崛起,要发出声音”。当然,更多的评论者认为,习近平用“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的表述明确了这种强硬是有前提的,不仅传递了对于现在各强国拉帮结派、划设势力范围行为的不满,也流露出“另起炉灶”,构建多元均等发展世界新格局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在讲话中重点强调、但并没有得到媒体足够关注的内容,其实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那一部分。习近平用“不忘初心”做主线论述的内容分为八个部分,意识形态、道路选择、党建、外交等七个方面分别着墨600-1,000字不等,只有最后论述的“反腐与作风建设”,花费了1,466字。

路透社、拉美社等不少国际媒体都在报道中提到了这一部分,但普遍都是以反腐为视角,因为习近平在讲话中直言,作为执政党,中共“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并对当前反腐形势的判断是“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事实上从讲话的结构来看,习近平这部分讲话的主题是“从严治党”,反腐作为“从严治党”的一个部分而出现,进而又论述了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

应该说,这才是讲话的真正重点,也是习近平当前最为关心的内容。在苍蝇老虎一起打成为常态后,党员领导干部群体性怠政已经成为威胁中国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分析人士指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使中共地方官员保持高昂工作热情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可见的GDP数字,另一个就是起到“催化剂”效果的腐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以及高层的打击贪腐,这种曾经推动官员“积极有为”的动力已经消失。习近平从2013年开始,曾在多个场合对官员的尸位素餐进行严肃批评;李克强更是因为政令的“中梗阻”而不止一次的拍了桌子,2015年还史无前例的将“治理为官不为”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即便这样,也没能遏制住愈演愈烈的“不作为风潮”。于是在6月27日的中共深改组第27次会议上,习近平一改之前苦口婆心的劝说姿态,对中共官员系统首次撂下狠话“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6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还出台了一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这两个动作,都被外界视作习近平将“下狠手”从严治党的决心。

三天后的党庆大会讲话,习近平继续强调从严治党,并试图用“不忘初心”给今天的党员群体在“情怀”上补课。中共历史有两个阶段是情怀最为充盈的时期,一个是在抗战时期,怀抱着救亡图存、民族解放的理想,高举“创造一个新世界”的红旗,中共将整个陕北打造成“艳阳天”;另一个时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共的一众党员干部经历了建国后重重政治劫难,目睹了文革时期整个民族充满荒诞色彩的苦难深重,加上积聚了数十年的建设热情终于得以释放,整个中共的党员干部队伍充满活力和探索精神。

而当下在位的这批党员领导干部,几乎全部都出生在1949年以后,大部分都是在改革开放后走上行政岗位,使命感和历史感未必有老一代那么强,经历更多的是市场与资本的洗礼,“情怀”这种东西便逐渐蒙上厚厚的尘垢。所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权力寻租”带来的腐败渐成一种被默认的整体机制,并形成强大的体制惯性。以目前的形势看,中共第五代领导层阻滞和打断了旧的发展惯性(腐败),但还没有形成一种良性高效的发展惯性,于是就出现了“为官不为”。可以说,如果不能“从严治党”解决当前的问题,所谓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习近平在党庆大会上要求广大中共党员“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把为党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可以看成是近期一系列“从严治党”举措的延续,显得用心良苦。但要让8,800万党员中的“关键少数”来一次洗心革面、脱胎换骨、精神升华,并投身献身于国家建设,实在是一项浩大漫长的工程。从“七一讲话”中看,习近平似乎自信能够做到;但撂下的狠话、宣讲的情怀具体怎样“落地”,何时才能做到?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