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中印外长闭门会谈 印媒:双方各说各话 /

中印外长闭门会谈 印媒:双方各说各话

中国外长王毅13日与印度外长会见,两人举行了3个多小时的闭门会谈,中印官方都未公布详情。印媒称,本次印中外长会尽管气氛友好,但双方在谈判中更多是“自说自话”。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介绍,在即将结束访问印度之前,外交部长王毅13日向记者表示,这次印度之行的主要目的,是在中国即将召开二十国集团峰会、印度召开金砖领导人会晤之前,同印方进行战略沟通。双方达成的最重要共识就是要坚定地相互支持,共同办好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和金砖领导人果阿会晤。

王毅强调,中印作为两大邻国,交往中出现一些问题难以避免,也可以说是一种常态,关键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它。他向印方强调,中印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合作需求也远远大于竞争。我们需要把具体问题放在两国关系的适当位置,不能让具体分歧影响两国友好大局,也不能让个别问题阻挡合作步伐。

王毅此次访印之前,印度舆论普遍看好中印将就近来涉及双边的一系列问题达成积极共识,其中包括中国在印度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SG)问题上承诺“可以谈判”。《印度快报》14日文章将此列为本次中印外长会的最大成果。该文章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印度政府内部人士的话说:“对印中来说,这都是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会见,双方都试图就共同关心的议题找到解决方案。印度外长斯瓦拉杰及印度国务秘书苏杰生在小范围商议后的方案已转交中方高级谈判代表。”

文章还报道称,印度外交部联合秘书,同时也是印度申请加入核供应国集团谈判的主要代表阿曼迪普·吉尔也参加了本次印中外长会。据悉,印中两国负责核裁军的特别代表将很快会晤,过去几年,两国相关领域代表已经有过4次会晤。

王毅与印度外长闭门会谈引发外界猜想(图源:新华社)

本次中印外长会的另一成果被印度媒体解读为“新的谈判机制的建立”。印度“第一视点”网站14日报道称:“双方都同意达成新的‘外交秘书级’的谈判机制。此前两国就边界问题已建立起特别代表定期谈判框架。”

新德里电视台14日称,中方日前表态“印度加入NSG的大门没有被堵死”,而此次王毅来访更确认了印中就此问题进行谈判的相关机制,这是印中修补双边关系的一个积极信号。《印度快报》称,印度方面还就自身关心的多个问题同中方交换意见,包括是否应把印度指控的马苏德·阿兹哈尔列入国际恐怖分子名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否一定要途经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等。

尽管多数印度媒体积极评价本次中印外长会,但也有印度媒体认为,此次会晤的成果至多停留在“增进交流”上,印度真正关切的问题在短期内都不会有实质性进展。《印度时报》在14日的文章开头便写道:“从目前已有的消息判断,印中外长超过3个小时的会晤确实就不少问题交换了意见,但可以由此看出印中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都有不小的分歧。”

文章认为尽管双方建立起“新的谈判机制”,但无论是就核供应国地位的谈判,还是就两国关系改善的谈判,无一不涉及旷日持久的巴基斯坦和印中边界问题。“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印中双方就上述问题一直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态度,这无疑有助于问题解决。”

另外印度《德干先驱报》等也从“消息人士”处获悉,本次印中外长会尽管气氛友好,但双方在谈判中更多是“自说自话”,中国方面希望印度在南海问题上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并强调南海问题并非由中方挑起。中方也希望在人员交流、基础设施改善以及签证问题上与印度有更多合作。印度则进一步强调其加入NSG的现实需要,称这将帮助印度实现清洁能源供给目标。

另外,印度还强烈反对中巴经济走廊途经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不少舆论认为,总体而言,中方希望在更广泛的议题上与印度达成共识,从而缓和两国气氛,为接下来的G20杭州峰会和果阿金砖峰会创造良好氛围。而印度方面更急于就一些与“印度利益相关”的问题从中国得到承诺。这种相对“两张皮”的谈判过程未免令中国方面有些不快。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中亚研究所所长王德华14日表示,印度没能加入核供应国集团主要不是因为中国的反对,而是因为印度不符合加入该组织的惯例。一些印度媒体主张打“南海牌”施压中国在此问题上让步,这实际上是个歪主意。王德华说,对中印关系,印方一方面看好,另一方面又抱怨没有具体进展。中印关系的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存在许多问题,但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双方缺乏互信。一些印度部门和媒体频频炒作安全问题,甚至对中国表现出敌意。此外,对中印这两个大国来说,双方高层直接互访仍显得太少。

《金融时报》也在14日发表文章称,分析人士表示,王毅这次访问正值一个紧要关头。在公开场合,印度和中国都宣示两国间的友谊和加强经济往来的愿望。然而,两国间围绕地缘政治和各自战略关系网的摩擦近来急剧升温。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香卡尔?梅农(Shivshankar Menon)表示:“中印关系显然正处于压力之下。我们需要在我们一直在兼顾的多个元素——经济上的竞争与互补以及战略敏感问题——之间找到新的均衡点。”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两国之间的分歧也许不会完全弥合,但高层外交往来有望改善氛围,抑制不断升温的紧张局势。“双方正为了让两国关系恢复到某种平稳状态搭建舞台,”印度前外长希亚姆?萨兰(Shyam Saran)表示,“挑战在于你如何处理一层对立关系,使其不致演变为公开冲突。”

但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印度经济发展势头增强,随着新德里同美国和日本建立更密切的战略关系(北京方面一直在警惕地关注这些事态发展),这种和解近年遭到侵蚀。

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印度项目”(India Project)负责人坦维?马丹(Tanvi Madan)表示:“直到不久之前,印度并不是北京很多圈子考虑较多的一个国家。但随着印度经济发展,随着印美和印日走近,今天印度可能被视为一个搅局者,但也是一个潜在的对手。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