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安倍珍珠港慰灵不道歉 学者联名抵制 /

安倍珍珠港慰灵不道歉 美日学者联名抵制

日本偷袭珍珠港75年之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月26日晚开启“慰灵而不道歉”的珍珠港访问之旅。但如此定调这次历史性的访问,遭到了多方诟病。

综合媒体12月25日报道,安倍将于26日晚启程飞往珍珠港。按照日本外务省公布的信息,安倍当地时间27日将和奥巴马会谈,此外,还会与珍珠港事件中幸存的美军老兵交流。

《产经新闻》报道称,日美两国首脑共同举行慰灵仪式后,安倍将发表感言,表明不再战的决心。与去年在美国国会发表的讲话宗旨相同,安倍将极力避免使用“道歉”、“谢罪”等词语。

安倍将成为首个参观夏威夷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的日本首相(图源:VCG)

《日本经济新闻》关注的是,“在日军偷袭珍珠港75周年之际,战争记忆的传承成为课题”。安倍27日将向夏威夷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以及“爱媛丸”号事件中死难者慰灵碑鲜花。2001年2月9日,美核动力潜艇操作失误,在夏威夷海域撞沉爱媛县立宇和岛水产高校实习船,导致船上7人丧生。此外,安倍还计划举办与日裔居民的晚餐会。对安倍珍珠港之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已通过记者会明确表示“是慰灵,并非谢罪”。外相岸田文雄、防卫相稻田朋美将一同出访。岸田文雄强调的是“表明决不会重现战祸的强烈意志,并展现日美和解”。稻田朋美则认为,“这是加固日美同盟,确保亚太地区和平安定的良好机会”。

12月5日,安倍宣布年底访问珍珠港时,外务省官员曾告诉媒体这是“在任首相首次访问珍珠港”。及至后来发现早在1951年,时任首相吉田茂就完成了在任首相对珍珠港的访问,才尴尬地纠正了错误报道,称这只是“首次去亚利桑那纪念馆举行慰灵活动的在任首相”。

在安倍之前,已有3位日本首相“低调”来过珍珠港。据《纽约时报》本月初报道,1951年9月,时任首相吉田茂在参加完《旧金山和约》签订仪式后,回程途中访问珍珠港。1956年10月29日,时任首相鸠山一郎从莫斯科回东京途中访问过珍珠港。1957年6月29日的《夏威夷报知》英文版还报道过时任首相岸信介访问珍珠港的消息。

路透社24日称,安倍近来“超级活跃”,珍珠港之访绝对不只是寻求“治愈时刻”,日本国内的鹰派还是希望日本在世界舞台上发挥关键作用。富士电视台24日盘点日本2016年外交时表示,无论是即将失去美国主导的TPP,还是前景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日俄谈判,日本都面临多种结果可能,但从安倍内阁的角度看,牵制中国仍是外交任务的主线,“现在也只有强调牵制中国,才能有效地统一决策行动和舆论”。

加拿大《环球邮报》专栏作家康拉德·雅卡布斯基24日撰文称,安倍和奥巴马将把珍珠港会晤视为两国彻底摆脱历史争端,完成最终和解的时刻。康拉德认为,安倍想以此提醒指责“日本在防务事务上搭美国便车”的特朗普“谁才是美国的真正朋友”。但包括特朗普在内,全世界都不会听到来自安倍的道歉,因为这对日本自民党极右势力羽翼下崛起的安倍来说,仍是“过分要求”。

康拉德声称:“尽管访问珍珠港等举动可能被解读为和平姿态,但安倍也有意趁机向中国发出警告,即中国仍然无法对抗被美国支持的日本。”

另据共同社25日报道,超过50名日美等国历史学者当日联名向安倍发出“质问书”,他们认为,安倍如果去“慰灵”被日本杀害的美国人,也有必要向中国、韩国等亚洲各国的战争牺牲者表示告慰。

谈到日本对历史的态度,《纽约时报》刊文称,日本教科书对珍珠港事件的描述大多是只言片语。文章援引东京某中学老师的话说:“当前的日本年轻人中,大多数对这场战争知之甚少。却对日本在广岛、长崎遭袭时是受害者的历史了解详尽。”一些历史学家担心,安倍的珍珠港之行将阻止日本在更大范围内为对亚洲的侵略“赎罪”。

通过广岛纪念过度渲染日本是战争受害者的做法受到国际社会质疑(图源:VCG)

东京大学美国研究教授矢口祐人说:“如果整个社会只盯着纪念珍珠港而将所有导致该事件的全部过程边缘化,那么这种纪念就将成为一种忘记之举。”文章还提到,日本左翼人士呼吁安倍还应到中韩等国重要战争纪念馆去慰灵,在做出这类具有象征性的姿态前,日本的政治领导人需要与日韩等受害国建立信任并共享更广泛的战略目标。

日本评论家长谷川幸洋认为,安倍此访是牵制中俄的“绝妙一招”。研究战后和解问题的达特茅斯学院副教授詹妮弗·林德认为,安倍选择此时访问珍珠港是考虑到来自中国和朝鲜的威胁日益增加,战略上有必要强化紧密同盟关系才作出的决定。共同社对此报道称,针对中国有舆论认为安倍也应访问南京的问题,林德认为,与日美不同,日中之间“(和解的)条件还不具备”,为时尚早。

据俄“新观点报网”22日报道,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安德鲁·霍瓦特称,如果安倍寻求象征性的姿态,他也应当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到韩国看望慰安妇。或许出于引发这些派生问题的顾虑,日本政府才要特别强调,安倍前往珍珠港不会道歉,只是表明日美和解的价值。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