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全球 /
  3. 跟不上海外利益发展 海军面临挑战更大 /

跟不上海外利益发展 中国海军面临挑战更大

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的将于4月23日下水的消息,让中国海军再一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于军队发展要在大战略的思维下,需要有一个多年科技积累和人力培养的“急不得”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下理念下,近年来中国海外利益急速扩张。

中国海外利益盘点

首先,是随着涉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带一路建设,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国门,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贸易、工程进一步增长。目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在增加,投资也多达1200亿美元,有65个合作园区,还有一批大项目开建投产。

其次,随着一带一路这个国家战略的发展,中国经济将更加走向全球化,中国海外港口链也已经初步形成。众所周知,“岛链战略”一直是美日封锁中国这条“苍龙”的长缨。而中国突破岛链羁绊的手段正是通过跟其他国家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布局自己能控制的港口。这些港口不仅成为中国货轮或者军舰可以获得补给、歇脚的地方,还往往靠近全球重要的战略通道。

中国租用或者参与管理的海外港口(图源:多维新闻网)

第三,经济全球化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港口,自然让中国对于海运航线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比如印度洋航线,每年,中国在这条航线的海上物流都达一万多亿、将近两万多亿美元左右,中国能源进口的60%走的也是印度洋海线。

海军更需“跑步前进”

提及印度洋航线,自然不能不提亚丁湾、索马里。中国军队在出境维护自己国际利益方面最大的手笔,就是参与拉丁湾军舰护航打击索马里海盗。但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是:从2008年至今,中国出军亚丁湾护航已经9年,海军却仍然维持一个小编队——两艘驱护舰、一艘补给舰这样的规模。

早在2009年德新海号货轮事件发生时,中国海军的短板就暴露无遗。2013年9月,中国海军在亚丁湾护航的两栖登陆舰“井冈山”号空荡荡的坞舱内展开“全民健身运动会”。几乎是同时,美国海军“好人查理”号两栖攻击舰访问香港时,被发现航空机库、坞舱和车辆舱满满当当装载了大量直升机、气垫艇、装甲车和其他车辆。两相比较之下,中国海军装备不足的现实已无需多言。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中,当时的中国政府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孤苦无助的被故国和现在国抛弃的华人华侨,面对血腥的暴力和杀戮,有人在绝望中发出了“宁做美国狗,不做中国人”的哀号。中国政府用“不干涉别国内政”为自己的软弱找借口,但是兵力孱弱才是真正的理由。

直到2011年的利比亚动乱中,中国海军才第一次为了保护国民侨民走出国门。虽然当时的中国军队成功帮助3万多华人撤离利比亚,但是当时在利比亚开展投资合作的75家中资企业或达上千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却已经无法挽回。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步伐加快加大,外方单方面暂停、终止、缩减合作项目的情况已屡见不鲜。因投资对象国政局不稳、经济困难等而使中国在外投资受损的情况也较多见。这些都要求中国有足够的兵力维护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投资安全和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但是中国目前除了在吉布提港有一个海军后勤保障基地,并无任何海外军事基地。

随着近几年武器配备的升级换代,中国海军也开始具有一定的远洋作战的能力,但是和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朝发夕至的全球兵力投送能力相比,中国在保护国家海外利益时更显得鞭长莫及。2015年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表示,解放军海军将更加重视“远海护卫”,而不是只强调“近海防御”。但是从近海防御到远海护卫,中国海军显然还需要更加奋力地“跑步前进”。

小资料【德新海号货轮事件】:
2009年10月19日,载有25名中国籍船员的中国货船德新海号在印度海域被索马里海盗劫持。劫持发生时后发生后,中国海军因“海上武力营救极其困难,未有展开行动”,而外界则指责真是的原因是参与护航的中国海军“避战、畏战”。直到同年12月28日,该船及船员才因为海盗们获得400万美元赎金而获得释放。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