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土生恐怖主义挑战加拿大多元价值体系 /

土生恐怖主义挑战加拿大多元价值体系

据《世界日报》报道,联合国世界城市论坛近日在温哥华开幕,加拿大总理哈珀在开幕式的演说中表示,大多伦多地区抓捕17名恐怖嫌疑分子的事件说明加拿大面临恐怖袭击,但不能把这归罪于加拿大的开放和多元文化社会。哈珀强调说,恰好相反,加拿大的多元化正是其最突出的优点,而加拿大的开放和多元文化社会,是抵御恐怖主义的最佳武器。

报道说,哈珀这番讲话立即引起全场约6000位各国代表的热烈鼓掌,云云。

没错,多元化是加拿大的特色,是加拿大的优势,甚至成了加拿大的品牌。尤其对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不同族裔和文化背景的移民来说,他们的确是多元化政策的受益者。勿庸置疑,迄今为止多元化在加拿大创造了经济成功与社会和谐,当美国发生一波接一波的移民大示威,当法国的骚乱从巴黎蔓延到郊区乃至小镇,当澳洲的白人至上主义让移民感到心神不安,当俄罗斯的光头党接连杀害移民和留学生的时候,加拿大还算平静;当西班牙火车被炸、伦敦地铁遭袭、澳大利亚人在巴厘丧生的时候,被基地组织列在黑名单上的加拿大也还安全,直到加国警方采取闪电式的抓捕行动。

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终于惊醒了自以为是的加拿大人,令人震惊的不是加拿大有恐怖分子,而是这些人是在加拿大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就在你我身边;更使加拿大人不解的是,既然我们有如此宽宏大量令欧洲人羡慕不已的多元化政策,为何还是有人在那里集聚仇恨?为什么慷慨大方地给提供了世界上难得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仍然有人要对无辜民众下毒手?一连串疑问难免使人想到加拿大“农夫”是否遇到了恐怖的“蛇”。

其实加拿大人未免过于理想主义,包括总理哈珀在内。多元化是个好东西,但它绝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治疗惧“恐”症的灵丹妙药。如果哈珀真的以为开放和多元化是对付恐怖主义的武器,但任何武器都有自身的局限;多元化价值体系犹如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还会反过来伤了自己。正如伦敦大爆炸引起人们对多元化政策的疑问,加拿大的土生恐怖组织更对以多元化为基本国策的加拿大提出挑战:多元化究竟是在整合还是在分离社会?移民及其他们的后代是该更多地保留本族裔的文化还是应该更多地放弃传统以融入主流社会?从以下分析我们既可以看出多元化在社会整合的作用,也不难观察到它事实上存在的局限及脆弱的一面:

其一,多元化是从加拿大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的发展模式。尽管建国历史不长,加拿大却在处理族裔的问题上犯过不少的历史错误,如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及人头税,拒绝满满一船的印度难民在温哥华靠岸,二战期间对日裔和德裔公民的不公正对待等等。而对这个国家造成更大威胁的则是魁北克旷日持久的独立倾向及其明目张胆的分裂活动。即使在给予后者相当的宽容及自治权之后,魁北克人还是不满意,时不时闹出点事来给联邦政府难堪。在不同文化语言的不断冲突之中,省区与联邦的明争暗斗之间,与其说多元化是个积极主动的制度设计,某种意义上倒不如说是无奈之下迫不得已的选择。

但多元化政策在加拿大的实施并不意味着种族歧视在我们的生活中完全消失殆尽,它仍然以显性和隐性的各种方式存在。只要时机成熟,它便马上显露出来。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17个恐怖嫌疑逮捕之后,多伦多西部最大的清真寺就遭到恶意破坏,所有门窗的玻璃包括停车场汽车的窗玻璃均被砸得稀巴烂;过了几天,在满地可有人手持利刀追杀一位德高望重的穆斯林领袖,结果被警方逮住并判仇恨罪。

其二,多元化是各个族裔和文化的黏合剂。如果把不同族裔和文化比作一块块马赛克的话,那么多元化就是它们之间的黏合剂。而美国式的“熔炉”文化则要求把所有的马赛克统统倒进一个炉子里以完成被称为“同化”的过程。多元化对待移民则宽容许多:人们可以保留自己的传统和文化特质。在法国,政府曾经一度规定穆斯林不能戴头巾上学校,由此引来穆斯林社区的激烈反弹并引起轩然大波。

多元化这个黏合剂究竟有多大的粘合力,能够把这些马赛克粘得有多紧多牢也是大有疑问的。如果有的马赛克发生变形,有的马赛克因天长日久而走样,有时候粘起来就比较费力费事,而一旦有的马赛克发生异变,整个社会的就会失衡从而出现不和谐。移民及其后代之所以发生异变,要么与他们以前的背景有关,要么受到父母亲朋的影响,如果社会没有要求、他们也没有愿望来融入社会,他们很容易受到本族裔社区的影响。在大多地区逮捕的17个恐怖嫌疑他们有的幼年随父母移民,有的则是本地出生的移民后代,但在他们接受了某种理念进而转变为狂热的时候,就会以整个社会为敌,也容易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难怪17个恐怖嫌犯被抓之后,穆斯林领袖马上出面划清“界线”,声称伊斯兰反对暴力与恐怖,这些人的活动与宗教无关,只是这帮小青年的政治观念在起作用;同时告诫穆斯林社区与家庭要管好自家的孩子。这个时候美国式的“同化”就显出其功力,而多元化事实上对此无能为力。

其三,多元化为经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提供了环境,尤其在都市地区,移民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所属的社区并逐渐建立自己社会资本与网络;而不同族裔之间相互尊重与接受,使得移民自己感觉不到与社会格格不入而成为另类。

与此同时,多元化也为恐怖分子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这就难怪南边的美国大哥总是对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尤其是难民申请制度颇有微辞;有些性急的议员高官甚至忍不住大声指责批评。而实际上,加国官方在外交场合与美国人唇枪舌剑,绝不退让,但暗地里则将作恶多端的帮派分子一批批遣送原籍。美国人财大气粗,盛气凌人,动不动就教训加拿大人是事实,但有时也不乏建设性的意见,提醒邻居扎紧自家的篱笆,以免“引狼入室”,或是“养虎为患”。因此,加拿大在坚持多元化总政策的同时,不妨检讨一下自身的移民体制以及难民申请政策。

更重要的是,多元化毕竟属于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范畴,它在操作层面上不仅有难度,而且有风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多元化作为价值系统需要一系列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但恐怖分子及其活动是不按常规出牌,其目的通常是唯恐天下不乱。中国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狠的,狠的怕横的,横的则怕不要命的。很少有恐怖分子是要命的,伊拉克、中东、阿富汗,进行恐怖袭击的往往均为亡命之徒,且多采取自杀式攻击来完成使命。而一旦他们弄出个什么事来,不说会有多少人遭灾,但他们行动的后果所产生的社会心理效应是相当惊人的。为什么纽约在世界礼貌都市的评选中名列榜首?有位专家给出了部分原因:纽约人在911后更加体会到生命之短暂和可贵,因而比以前更为nice。

多伦多警方每每在发生枪击案后安慰市民,多数枪案均发生在有限的地域和特定群体,但对恐怖袭击谁也不敢打包票,因为他们可能有目标,也可能有对象,但他们不会在意地域,也不一定选择某一群体,他们所要的只是破坏所造成的效果和影响,把事情做得越大越能达到预期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不安全的。

没有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为多元化自豪,但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论多元化这个“武器”多么锐利,到时都会显得无能无力。

(吴楚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