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华人 /
  3. 怎样看待林俊事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怎样看待林俊事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震惊全球的加拿大分尸案嫌犯马格诺塔6月4日在柏林被抓捕,由于案犯杀人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引起世人极大的愤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可是,加拿大是废除了死刑的国家,凶犯即使十恶不赦,也不会被判死刑。

四年前,发生在加拿大的灰狗巴士杀人案,同样也是令世人震惊,所不同的是,那次是华人李伟光平白无故地杀了一个白人,在汽车上将尸体“砍成一块块并吃掉”。这次是白人马格诺塔杀了一位华人,然后,碎尸录像,并将手脚分别寄往保守党和自由党总部。在2008年7月发生的灰狗巴士杀人案中,曼省青年麦克林惨遭李伟光杀害,但被告收监后,被医生确认患有精神病,因此免负刑事责任,此后他就一直住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疗。上个月,李伟光所在的精神病院(Selkirk Mental Health Centre)的医生对刑事审议委员会表示,44岁的李伟光对药物治疗反应良好,其再犯同样罪行的可能性只有1%,因此其活动范围可以考虑扩大,包括到市区内行走。也就是说,杀人犯在精神病院呆几年后就有可能获得释放。马格诺塔的残暴以及杀人后的举止也是丧尽天良,他会不会也以精神病理由来逃脱法律的制裁?

人死不能复生,即使杀人犯被立即处决,也不能使被杀者复活。重要的是,怎样避免这些惨剧的发生?

李伟光的案例比较特殊,可以说是谁碰上谁倒霉,谁能知道坐在身边的是一个精神病人,而且,恰好在那一刻发作,凶狠地举刀杀人索命?但是,精神病者也是人,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宽容、理解和爱护。

马格诺塔的案子现在还没有审判,其中的因果缘由还有待调查。据报道,被他杀害的中国留学生林俊是位同性恋者,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纠葛局外人还不知道,凶犯杀人的动机到底是为什么?
前几天,安省自由党政府在新民党(NDP)的帮助下,通过了饱受争议、并引起华人家长广泛关注的B13法案。反对B13法案的人们认为该法案以反欺凌为借口,却推动及鼓励与传统家庭及社会价值相违背的价值思维。支持者则认为: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及各种歧视行为,也包括反对歧视同性恋。

同性恋这个话题比较深奥,弄不明白为什么会发生,应该有其家庭、社会背景,加上自身基因和荷尔蒙等多方面的影响。

以前,我也写过一篇关于歧视的文章,歧视其实是无处不在,这就是为什么社会需要法规来制约。不要以为只有说出来的歧视才是歧视,藏在心里,自觉不自觉表现出来的歧视也是歧视。林俊被杀,就算与歧视有关,那也只是与一个人马格诺塔的歧视有关,如果上升到歧视整个华人社会的高度,就有点过于夸张,或者,杞人忧天了。

林俊事件发生后,加国政府以及国际刑警都很重视,凶手很快被捉拿归案就是一个明证。为纪念林俊,满地可康考迪亚大学(Concordia University)设立了“林俊奖学金”,专门用来资助希望到该校读书的中国学生。与此同时,该校还设立了“林俊家庭基金”,用来帮助林俊家人支付料理后事所需的各种费用。

林俊的名字将因为“Jun Lin Award”和“Jun Lin Family Fund”而被人悼念,麦克林则没有这个待遇。由此看来,歧视用在林俊事件上并不太合适。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理解、关怀和博爱。我们也要相信加拿大司法和其它政府部门的公正和道义,就拿李伟光案子来说,李伟光在加拿大可谓一介平民,他因为患精神病而杀人,不仅没有坐牢,政府还用纳税人的钱给他治病。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白人杀了一个中国人留学生,就过分夸大种族歧视。

林俊事件提醒学生和家长,交友一定要慎重,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应该更注重解决青少年的思想和教育问题,加强信念和道德培养,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让他们朝着健康快乐美好的方向发展。

以上文章为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作品
■ 非合作媒体如未征得加国无忧网站许可,请勿转载此文 ■
诚征写手 欢迎来稿 加国无忧网站有偿征文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