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社会观察:流浪汉命运可悲但其志可嘉 /

社会观察:流浪汉命运可悲但其志可嘉

他说他叫Gardiner,因为在多伦多最著名的高架桥Gardiner Expressway下面已经生活8年了;正好华人将Gardiner翻译成很有中国味也很生动的贾丁纳,所以我们不妨这么称呼他。

在中国或在中国人的眼中,贾丁纳肯定是不招人喜欢的一类,尽管他是白人,长发飘飘,但他却是多伦多成百上千Homeless中的一员。最近贾丁纳突然风光起来,不仅频频上电视,还成了主流中英文媒体笔下的主角儿,也许是目前多伦多最有名气的Homeless。

其实严格讲,贾丁纳在自己的杰作——Gardiner Expressway下面一栋一房两厅的小木屋建成之后,已经让自己脱离了Homeless的群体而摇身一变成为有房一族。8年来他一个人在自己的小屋出出进进,忙乎着生计并享受着一方天地给他带来的安全与温馨。

8月23日,多市政府官员和20多名警员驱车来到贾丁纳的小木屋,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贾丁纳离开,以便拆掉桥下小木屋。早有准备的贾丁纳不仅拒绝离开,反而用自行车车锁将自己反锁在木屋外的围栏内,阻止警员及市府职员走近。周围也有30多名安省反贫穷组织(Ontario Coalition Against Poverty)的成员抗议政府和警方的强制行为,以语言和行动声援流浪汉贾丁纳。双方僵持了近1个小时,在继续劝告无效的情况下政府方面采取行动,警员将主要当事人贾丁纳和多名情绪激动的支持者强行抬走,然后清除木屋。

公平点说,其实市府也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采取果断措施拆掉木屋;此前有关人士已经和贾丁纳沟通不止一次两次,但均被后者断然拒绝。但Gardiner Expressway的修桥工程已经到了他的“家”门口,要求其离开也有安全的考虑。当然与之相关的土地及建筑法规问题、影响城市观瞻(木屋处在中区唐人街南面)问题,还有贾丁纳随意在交通路口筑房建屋的“示范效应”等等,自然也在不言之中。

在中国或在华人眼中,我们很容易给这位不幸的流浪汉贴上很多标签,比如穷人、流浪汉、弱势群体、边缘人,乃至钉子户等等;笔者看完这样的报道之后虽然有些哭笑不得,也对他的作为不敢苟同,但酸酸的同情之中,特别是对照我们华人移民的生活情境,又多少生出一些敬意:贾丁纳人虽穷却志不短,他不仅有生活的热情,还蛮有生活的情趣,虽处于世俗的社会底层但也有追求自由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精神。

一是自食其力。据媒体称,政府曾经给贾丁纳提供廉租公寓及相应的社会福利,但均为他所拒绝,他宁愿从垃圾堆中捡来一块块木板和一个个纸箱构筑自己的小窝也不住政府提供的廉租屋,宁愿以自己的能力维持生计也不接受嗟来之食;对比加拿大170万靠领取政府福利的穷人,贾丁纳令人尊敬。

二是自由自在。Homeless不是多伦多的独特现象,也不是加拿大的特产,美国更多,欧洲也不少。尽管我们华人对他们嗤之以鼻或是避而远之,其实他们当中的很多无害于社会,不偷不抢不伤人;有专门的研究表明,尽管他们成为这个群体之一员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有不少人是受不得约束,喜欢无拘无束四处流浪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说他们没有理想,可以批评他们对社会毫无贡献,但在所谓倡导自由民主的国家,个人意志与人生选择是最要紧的事,也不是他人所能奈何得了的,甚至不为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我们所理解。也许这也是中国人韩国人很少成为Homeless的原因之一。其实人们对生活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一部分人觉得不可接受乃至不可思议的东西,另一部分人却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三是自得其乐。从报纸报道和电视画面都可以看到,流浪汉贾丁纳不仅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鸟儿那样煞有介事地建筑自己的窝,而且颇具匠心地在一房两厅的“厅”里挂满了廉价的装饰画。这些艺术品的价值及其来源姑且不论,但房屋主人悠然自得、尽情拥有生活并享受生活的情调却是可见一斑。由此可见贾丁纳不仅热爱生活,还特别善于自得其乐。可以想象他建完房屋之后的欣慰,也可以想到他当初躲进自己的小屋,全然不理会“室”外的喧嚣,坐在自己“家”中欣赏画作的情景。

笔者写此短文无意赞赏或渲染流浪汉的生活方式,更不苟同他为了保护“家园”不惜与政府及警方对抗的做法,更不想评价房屋拆迁的是是非非。笔者只是觉得,从这个小人物身上其实也可以找到某种人性的闪光之处:贫则贫也,但其志可嘉;难则难也,但对自由的追求不丢;苦则苦也,但对生活的执著与热情之火不灭。

比照我们碰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新移民,追求身心自由、充满生活自信、具有孤身奋战且顽强生存能力的贾丁纳,是否能给我们一点启示呢?

(吴楚河)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