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无忧资讯 /
  2. 本地 /
  3. 澳洲近期严控外国人买房 加拿大引热议 /

澳洲近期严控外国人买房 加拿大引热议

据澳大利亚多家媒体报道,近来澳洲四大银行中有三家都宣布不再接受海外投资者的买房贷款申请,这被看作是加强银行买房贷款监管的措施之一。然而,业内人士则担忧这样的政策会导致澳大利亚的房地产开发商遭受重创的结局。这也在同为外国人房产投资首选国之一的加拿大国内引起了热议。

上周,《澳洲金融周报》(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报道称,计划在澳大利亚本地银行贷款购买澳大利亚房地产的海外人士将碰上强硬“壁垒”——西太平银行和其分支将不再向他们提供住宅贷款业务。而这已是近日第三家宣布撤出的大银行。随着外国人购房政策的不断紧缩,瞄准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买家的开发商们或将遭遇重创,房价也将因此受挫。

这一政策针对使用国外自雇收入购买房地产的非澳洲本地居民,或是临时签证持有者。目前,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澳新银行(ANZ)和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都做出了这一取消贷款政策。

现在澳大利亚国民银行(NAB)针对非居民申请买房贷款,他们必须是受雇,而不是自雇者或股票投资人。同时,申请人必须接受贷款面试,最高房贷比例不超过房产价值的70%。

西太平洋银行的新规与其他银行类似——自4月26日起取缔对非居民的住宅房贷,即使申请者收入与贷款适用范围无关。

西太平洋银行表示该银行是要帮助澳洲人拥有住房或投资房产,而不是海外投资者。在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的施压下,银行其实已收紧了贷款申请文件要求,包括提供签证、护照、收入证明。改变背后的原因是日益增多的海外买家欺诈和洗钱交易引发诸多担忧。作为最大的借贷方之一,西太平洋的撤出将重创中国买家的支付能力。

中国人买房推高加拿大房价争议不断

在加拿大国内,对于外国投资者买房推高了国内的房价的热议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多伦多和温哥华这两个房价疯长的大城市。4月中旬,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BC)举办了一个有关全球房地产投资的研讨会,在近年来温哥华房价涨得令人“瞠目结舌” 的大背景下,这个研讨会尤其引起媒体关注。

在研讨会上,许多专家都将多温两地房价在最近数年内的快速攀升归咎于中国移民的涌入以及对购房的倾向性。大卫·莱伊是UBC的地理学教授,他重点阐述了移民如何影响了加拿大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

他说,加拿大最早是从欧洲接收移民,之后是亚洲,近些年来的投资移民计划给加拿大注入了有钱的中国移民。在所有这些文化背景不同的移民群体中,中国移民对房子最看重 – 其中85%至90%的人会在抵达加拿大的第一年购买房子当房主。

他接着说,根据中国的一个涉及海外投资网站最近的估计,在2020年以前,中国人将在海外的房地产市场斥资2200亿美元。莱伊补充说,来自美国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倾向于高端房产,中国人在美国购置房产的平均价格是美国人在美国所买房产价格的3倍,而且,在美国买房的中国人73% 以现金支付。

但莱伊也提醒听众,来自中国的资金并不是导致温哥华房产天价的唯一因素,低加元和房产的供不应求也起了作用。

澳洲新政引加拿大国内热议

澳洲三家大银行不再接受海外投资者的买房贷款申请,澳洲政府加强银行买房贷款监管的措施在加拿大国内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认为,该贷款申请限制对中国人的影响很小,因为许多中国人都是全款买房,根本不在乎贷款限制的变化。也有人认为,即时大银行拒绝对海外投资者贷款,但是仍然有小银行以及私人贷款机构愿意贷款给海外投资者们。

为此,星岛日报采访了在本国五大银行之一担任高级贷款经理的田先生。田先生称,加拿大的银行不太可能自动出台如澳洲银行般严格限制海外申请人房贷政策,除非是加拿大政府及规管机构做出强制性政策指导。他强调政府始终是抑制房价的主导力量,除了房贷政策之外,还有税收等多种工具。而银行则是政策执行机构。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 51.CA 立场。
  • @ 2016-05-01 14:50
    您已点过赞
    本帖最后由 weinberger 于 2016-5-1 15:06 编辑

    是应该采取措施了,多温的房市已经不是给人住的,而成了国际洗钱中心了。中国人口和经济规模比加拿大大五十倍,让中国资金不受任何限制的流入多温房市,等于把一个大桶里的水倒进一个小碗了,能不把房价推的天高吗?这样下去下一代还怎么买房?租都租不起,大家住不起纷纷离开了,谁来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更甚者,由此引起的社会对华人的不满可能再度引发排华浪潮。自由党政府为了眼前多赚点房产税,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实在是不负责任。
  • @ 2016-05-01 20:38
    您已点过赞
    说几句,睡觉去,这个世界白痴太多,老汉教不过来。
    1. 加拿大房屋地板价,再往下拉,就成渣了,归类非洲。
    2. 号称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控制价格是无耻的妖孽行为,是妖必然危害社会,参考前共产主义国家。
    3. 加拿大政府远不会那么妖孽,因为房价涨的始作俑者正是政府,是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如果物价跌房价跌,加拿大经济体可能在一夜之间奔溃,类同希腊。
    4. 政府不是爹,穷人也永远不是社会主流,房价跌成渣,不符合社会主流权贵利益。穷人想咸鱼翻身,痴心妄想。
    5. 经济不景气,必然要有人去填坑,填坑的主体是工崽,操作手段就是通货膨胀,让工资和货币资产贬值。
    6. 把矛头指向外国买家,是无证据的不负责任的矛盾转嫁行为,进一步说明了政府无诚意控制房价,今后n年,房价一定是温和上涨的,与物价同步,这也是政府的调控目标。
    7.。。。还有很多,老汉无心多说,睡觉去。。。。
  • @ 2016-05-01 15:08
    您已点过赞
    既然不相信市场规则,那就搞福利分房嘛。
    中国政府经验丰富,教教加拿大人没问题。
  • @ 2016-05-01 18:15
    您已点过赞
    本帖最后由 HeartSutra 于 2016-5-1 18:19 编辑

    天朝印了这么多钱, 这精总要射到世界最适合子孙居住的地方。
  • @ 2016-05-01 22:09
    您已点过赞

    加拿大政府5年1000多亿的财政赤字计划, 肯定大幅拉高通货膨胀. 前些年中国政府几万亿人民币的财政赤字刺激 ...

    老百姓能想的办法并不多,居然还有那么多蠢人把政府当爹依靠,纵观这些年的西方经济,一旦有风吹草动,填坑的就是老百姓,持实物资产的可以抗通胀,持货币及其衍生资产的就稀里哗啦了,但工资相对物价贬值是谁都躲不过去的,各种税费也是节节上升,一场货币洪流下来,能净身而退的家庭并不多。
    保持批评和怀疑很重要,很多政府信息,都是谎言,譬如2%通胀,加息,房价泡沫,经济增长等等,因为宏观政策实施时,政府和老百姓存在博弈关系,蒙骗老百姓是必须的。所有政府鼓励的诸如rsp,保险,免费账户,股市,实体投资,消费等等,都要三思而后行,因为政府一定是为自己减轻负担的。老老实实把每一分钱放在土地上,还要在能力可控的范围内多找银行借钱,因为债务也是随通胀缩水的,几年下来就有收获。
    真理往往很简单,但踏踏实实去实践真理的人并不多。
    还说句闲话,把政府当爹的洋奴居多,这轮经济危机他们损失的也比较大,这一点让老汉很欣慰,活该。其实无论西方政府还是中国政府,都是统治者,剪羊毛者,在这个属性上,他们并没有区别。要论黑,中国政府还差得远,中国政府也没必要那么黑,因为老毛一次性抢了太多,有的是国有资产。
  • @ 2016-05-01 14:32
    您已点过赞
    中国的海外资金在加拿大买房本来就不在加拿大贷款, 基本上都是全款.。。。贷款收紧不是因为房价高买不起的问题, 而是房价高时会有下跌空间.。。是银行担心这个抵压货款当房价出现较大跌幅后出问题.。。
x
x